 |
石岛之晨 石岛守备队海军战士正在巡逻。(1979年10月摄于石岛) |
|
 |
誓与西沙共存亡 驻西沙海军陆战队官兵,战酷暑、冒高温,为保卫西沙进行抗登陆训练。(一九七九年十月摄于永兴岛) |
|
 |
艺术家为守岛战士们拍照 由中央乐团和中国歌剧院组成的演出队,走遍西沙,为守岛军民慰问演出。在此期间,他们为战士们洗衣缝被,歌唱家胡松华和舞蹈家陈爱莲还为守岛战士们拍照留念。(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摄于永兴岛) |
|
 |
海上民兵 西沙武装部不仅重视岛上民兵训练,而且还培养了多支海上民兵连,随时准备支援部队舰艇完成作战任务。(一九七七年十月摄于永兴岛) |
|
 |
西沙女民兵 在西沙群岛,除守岛部队外,人人都是兵,妇女也成了保卫西沙的半边天。(1978年10月摄于永兴岛) |
|
 |
西沙儿女 西沙渔民多数是从海南来的,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祖孙三代,他们长年在这里捕鱼,繁衍生息,见证着西沙的变化。(1975年11月摄于永兴岛) |
|
 |
西沙炮手 驻永兴岛机炮连新战士瞄准手工其卫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在第一次实弹射击中,首发命中“敌靶”,受到上级嘉奖。(1976年11月摄于永兴岛) |
|
 |
海上联防 西沙民兵针对越南当局多次派遣武装人员侵入我边境挑衅的情况,配合驻岛海军舰艇部队,在海上进行协同作战训练。(1979年3月摄于永兴岛) |
|
 |
维护保养 驻西沙海军陆战队官兵爱护武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每次训练之后都要用淡水冲洗战车,以免海水腐蚀装备。(1979年5月摄于永兴岛) |
|
 |
收获 驻永兴岛机炮连官兵为解决长年吃不到青菜问题,在椰树林里采用树荫降温的办法种植青菜。(1979年12月摄于永兴岛) |
|
 |
巡逻归来 西沙永兴岛机炮连官兵在高温气候条件下,不仅担负火炮训练任务,还肩负着责任区的巡逻任务。战士们每天要冲三四次澡,才能度过炎热的一天。(1975年10月摄于永兴岛) |
|
 |
俘获偷袭者 1979年4月10日,中建岛守备队第一任队长张有义带领官兵在舰艇部队配合下,一举俘获越南偷袭武装船3艘,抓敌24人,缴获枪支弹药及军用物资一批,保卫了中建岛的安全。(1979年4月摄于海南岛) |
|
 |
巡逻西沙 驻西沙海军高速炮艇部队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教导,加强军事训练,迎着大风大浪巡逻在西沙海域。(1975年8月摄于永兴岛) |
|
 |
打靶归来 西沙金银岛雷达站雷达分队长吕小龙(前排左一)带领战士们打靶归来。他是修武人,一九八五年转业到修武县周庄乡任副乡长。(一九七八年四月摄于金银岛) |
|
 |
西沙东岛发现古代石碑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日,西沙东岛守备队在该岛东北角海滩礁盘附近修战壕时,挖出一块长方形石碑。碑上刻着“视察纪念”和“大清光绪二十八年”两行汉字,碑长七十八厘米,宽二十八厘米,厚六厘米,重三十点五公斤。这块石碑比过去在永乐群岛上发现的刻有“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字样的石碑还早五年,这再次证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