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座老宅都有一个家族的故事。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凝聚着离乡游子美好的回忆。然而,受城镇化、现代化、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传统古村落数量锐减,空壳化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十分难做。如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探索焦作市古村落保护和活化之路,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10月6日下午,焦作市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座谈会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这次座谈会,由河南理工大学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焦作古村之友(筹)主办,参加座谈会的代表有关心、关注古村落保护活化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师生、部分政府机关干部和古村落代表等。
当日14时许,会议代表首先到河南理工大学明德楼三楼展厅观看中国传统村落活化——九渡行动成果展。古村落沙盘、建筑规划设计图、以沁阳黑陶罐为容器的九渡醋产品包装设计、以黑山羊犄角为材料的“山恋”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出自河南理工大学中国传统村落活化团队的成果,让大家大开眼界。
“我们九渡行动团队以‘留住村民’‘城市寻根’为保护目的,以‘挖掘特色、活化资源,发展经济、安居乐业’为发展方向。研究团队从今年4月开始,由河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联合行动,对九渡的葛万掌、槐树底、黄掌、南坡、群峪、碾谷洞、宋窑和尚河8个自然村落进行调研和踏勘,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资源。”参观中,河南省传统居民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兴义教授说。
“近两年,国家对文物和古村落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并提到相当高的程度。我市有8个中国传统村落、23个河南省传统村落。一斗水、北朱村、陈家沟等村落保护规划完成后,争取到国家大量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正开始逐步实施。孟州市莫沟村也成为今年国庆期间的旅游热点。但是,我市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古村落亟待申报和保护。九渡村附近计划建设大型水库,希望九渡村能够整体搬迁保护。”市文物局副局长邢心田说。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黄明亮参与我市多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工作。他说:“焦作古村落资源丰富,有8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修武就占5个,说明其他县市报的较少。”
“古村落资源是焦作的珍贵财富,保护和活化的任务很重。当看到一些古村落还在遭到破坏,我就感到十分痛心。希望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融入、示范带动、突出特色、培植产业、实现增长’的发展模式。”市政协常委董世坤建议道。
最后,陈兴义谈了自己的感受:“我感到,古村落保护和活化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原住人。二是怎么为人的问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活化古村。三是如何活化的问题——保存古村基因、激活古村肌体、拓展古村产业、改善村民生活、延续古村生命。四是如何行动的问题——多学科联动。”
下一步,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工作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地方及民间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未申报传统村落的申报、已申报村落保护与活化落地工作,为古村之友科普古村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