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更是一场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的攻坚仗。解放区在我市开展的“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中,举全区之力,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对“污染围城”全面开展整治行动,圆满完成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任务。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处理各类垃圾问题94处;“堆料围城”整治方面清理各类堆料52处;“废品围城”整治方面清理整顿废品收购站点111家;“冶炼(土小)围城”整治方面清理或取缔冶炼“土小”企业44家,“五小”企业25家已全部取缔,无证加工小作坊19家取缔3家,16家按照标准整治到位,拆除设施设备96台,拆除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完成率达100%;“涂装围城”整治方面治理涂装企业87家、转型33家,关闭排放不达标企业27家,安装环保设备20家,已全部达标,完成率达100%。
我市“污染围城”专项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区通过悬挂标语横幅、沿街门店电子屏宣传、进店入户宣传、宣传车流动宣传、印制发放5万份《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赢得群众、商户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中整治工作。该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成立“污染围城”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形成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该区制订《解放区“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从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成立5个专项整治工作组,由分管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并建立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街道(园区)工作机制,将分包任务细化到各个整治点,将整治工作延伸到社区、村(楼院),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加强督导,确保实效,该区专门成立专项督导组,抽调区纪检、区委组织部及区委督查室的人员联合行动,对全区“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不间断督导,并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市督导组转发的督导单,第一时间将问题分解;组织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解决问题,并及时回复市督导组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复。
该区充分发挥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环境保护网格监管体系的作用,在排查工作中,充分发挥街道、村委会(社区)的作用,开展无缝隙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真正把底数摸清、把情况吃透。该区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区级总台账和街道、部门分台账,定责任领导、定部门、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建立例会制度,坚持每天7:50召开碰头会议,通报前一天工作进展,安排当天任务,研究推进措施。该区推行副县级领导干部分包领导全天候坚守岗位责任制,随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城区街道班子成员每晚10时前坚守在整治一线,涉农街道(园区)班子成员晚上驻守单位,全天候推进工作。
该区在全面整治到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标准、拉高标杆,积极打造整治示范点,通过充分发挥各类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污染围城”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该区在“垃圾围城”整治方面,按照“宜园则园、宜绿则绿、宜耕则耕”的要求,打造垃圾清理工作示范点,确保治理效果,先后打造政二街铁路桥南侧等20余个垃圾清理整治示范点。该区在“堆料围城”整治方面,将南通路西王褚街道王褚村石材加工市场确定为示范点,限定时限,明确标准,对整个市场进行规划分区整治,市场北部规划为1500平方米的石料加工区;南部规划为1200平方米的商品展示区,其中新建350平方米钢架房;西部规划为1000平方米的石料堆放区;西北角建成3个污水沉淀池,并将所有墙体喷漆刷白,路面硬化,店外招牌按统一标准更换。该区在“废品围城”整治方面,投入资金25万元,建成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废品回收示范站点,达到地面平整硬化、墙体粉刷、废品分类存放等硬性要求。该区在“冶炼(土小)围城”整治方面,先后投入25万元将一处场地改造为汽车驾驶训练基地,将王褚街道新庄村取缔后的11家“土小”企业,拟规划建设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该区在“涂装围城”整治方面,聘请专家对喷涂类从业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指导,对焦作市福港福特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喷漆房和中国和谐控股(焦作)豪华汽车维修中心喷漆房进行升级改造,作为汽车4S店达标化样板工程。
该区在开展“污染围城”整治方面,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一批任劳任怨的模范人物,他们在工作中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上白作街道老牛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和,在整治攻坚阶段,为了确保运输车辆畅通,将“家”扎在垃圾倾倒场,连续多日吃住在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全区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覆盖。王褚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在清运政二街附近的垃圾时,面对足有6层楼高的垃圾山,连续9个昼夜轮番作战,累计清运垃圾13万立方米,并在后期“春秋园”建设过程中,依然没有丝毫松懈,全体职工冒雨坚持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周围居民由过去的开门见“山”变成了开门见绿。
李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