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解放区·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明天更美好
图片新闻
微信晒晒楼院新变化
图片新闻
郝尚友: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
平顶山市考察组莅沁 考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 召开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沁阳市召开招商引资和 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
图片新闻
解放区:搭建文体活动平台 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郝尚友: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79岁的郝尚友,曾是沁阳锅炉厂一名助理工程师,从事工作40多年,1994年,在车间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他回到家乡崇义镇后杨香村,帮助家人打理自家的9亩庄稼地。说起当年对家乡的印象,郝尚友说:“后杨香是个穷村,底子薄,起步晚,村民缺乏集体观念,垃圾乱堆,脏乱差现象很严重。”

  去年3月18日,郝尚友跟随后杨香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及部分村民代表前往河南巩义、山东青州、陕西咸阳等地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他深深感觉到那里的群众思想觉悟高,有礼貌,素质高。回来后,村两委会决定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用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力,带领全体村民埋头苦干,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家园。去年4月4日,后杨香村举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仪式。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当天,“德孝义工团”也正式成立。现场,办事公道、说话公平的郝尚友被村民推举为义工团团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德孝义工团”打造成建设美丽乡村、弘扬孝道文化、从事公益事业的主力军。

  “德孝义工团”成立后,郝尚友带领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所有道路进行清扫,清除沟沟坎坎里几十年的垃圾。“人最多的时候有117人参加集体劳动,场面很壮观,大家干劲十足,情绪高涨。”郝尚友说。该村有7条路,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两辆三轮车同时向外运送垃圾,一天下来,每辆车都跑了近200趟。

  经过两个多月的卫生攻坚战,“大家一起把村内的垃圾都清出来运走了,村里彻底变了个样。”郝尚友说。为筹建道德讲堂,他带头去附近的涝河捡砖,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共捡到1万多块砖头。在该村的文化活动室前,近百名村民有的搅拌水泥、有的拉砖、有的砌墙,机器的轰鸣声、砖瓦的碰撞声以及人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火热的劳动场面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短短几天时间,这个全村有1300多人口的村子,有120多名村民加入义工队伍,如今义工已发展到近30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最大的已经92岁了。在郝尚友的带领下,“德孝义工团”又分成民事调解、后勤、卫生、宣传、财物等若干专业小组,各小组间既分清职责,又协调合作,大家伙儿努力把后杨香村建成更加美丽和谐的家园。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后杨香村不花一分工钱,也没有买一块砖,通过义务劳动,凭借实干精神,改变村容村貌。新建道德讲堂一所、公共厕所一座、文化舞台一个,新修道路2公里,硬化地面6000平方米、排水沟3公里,粉刷墙体30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后杨香村每家每户都自觉打扫门前的卫生责任区,成了一个没有保洁人员的卫生村。

  与此同时,该村以文化构建和谐,开办老年大学、孝亲尊师夏令营、幸福人生公益讲座,组织群众演练手语舞蹈、礼仪舞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该村建立孝道宣传栏,绘制1000米长的传统文化长廊,编印《后杨香孝报》,使传统文化悄然扎根于百姓心田。在全村评选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带动村民尊老爱幼、向善感恩,促进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5月18日,“中华孝心示范村”在后杨香村挂牌,成为焦作首个、全国第27家“中华孝心示范村”。

  “大家推荐我当团长,我只有身不离群众、心不离群众,扑下身子多干活儿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郝尚友感慨地说。这一年多来,他的所作所为也得罪过个别村民,有的人认为他在做样子,坚持不了多久。可如今,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曾经不理解他的村民也慢慢转变了态度,自觉加入到义工队伍。

  让郝尚友感到欣慰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的改变,还有无形中被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改变着的村民。今年55岁的李树梅,之前一直与婆婆闹矛盾,自从加入“德孝义工团”,学习了德孝文化,彻底改变了对婆婆的态度。如今,她每天义务打扫村两委会大院,并坚持了一年多。郝双义无偿奉献自己的挖掘机,去年以来,为村里义务服务200多个小时。若按每小时500元收费,这笔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

  今年79岁的郝勤善,已退休回乡15年,他放弃留在城市生活的舒适,也没有和孩子们住一起,而是和老伴回到后杨香村颐养天年。看到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他也闲不住,义务打扫卫生,还为村里捐出3600元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思想出思想。俺村能发生这么大变化,动力就来自乡亲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愿望。”郝勤善说。

  后杨香村作为我国二十四孝之一“扼虎救父”故事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女墓初坯已经完工。用孝文化点亮美丽乡村,在实践的道路上,后杨香村正在不断发力。

  “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用拼搏精神大干三五年,我们一定能够建成有自己特色的美丽乡村!”郝尚友语气坚定地说。

  邓晓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