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引发舆论波澜的“成都双流机场使用X射线人体安检仪对旅客实施照射检查”一事,环保部已下发加急文件,要求四川省环保厅责令违法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有媒体获悉,环保部已于10月10日向四川省环保厅下发加急文件《关于对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辐射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复函》。 (据澎湃新闻)
环保部在复函中提到,根据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相关要求和国际辐射防护实践,不得采用电离辐射设备进行大规模人体相关普查性质的检测,因此使用单位应确定使用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的正当性,并严格限定其使用范围和对象,不得在公共场所对公众使用。至此,有一点是明确的:抛开专业术语和技术参数,环保部已经对此类安检仪说“不”。而检索新闻可知,所谓“弱光子安检仪”,在不少地方还是用来进行安检的热销产品。比如,该设备生产商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资料标注:该产品早已在多地火车站、法院、看守所甚至矿区使用。
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一,所谓“弱光子”这个概念,业界认为是个找不到任何学术文献资料的生造词。那么,它究竟是刻意规避“X射线”一词的遮羞布,还是又一个“诺奖级”的概念呢?第二,既然环保部已经发出了禁令,那么,机场等使用“弱光子安检仪”的管理部门更应该给公众一个说法:它对公众的伤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给公众造成的健康风险和心理恐慌该如何补偿?还有个细节值得公众注意:舆论质疑后,相关机场已经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移到安检仪的醒目位置。仅从公众的知情权角度考量,此前厂家及机场方面的做法,是否涉嫌主观故意粉饰“弱光子安检仪”的安全风险?
事关公共安全,自然“疑罪从有”。或者说,起码在有可替代产品的时候,相关单位不该因为某种利益关系就轻易运用X射线进行安检。虽然“弱光子安检仪”的辐射危害对大家是间接的、潜在的,但尽可能远离辐射才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安全观。对于地方环保部门来说,还是赶紧查查有多少“弱光子安检仪”还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忙碌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