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走进华润电力 拥抱绿色未来
强化产业支撑 给力转型发展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工作
市工商局开展法治专题培训工作
市工商局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产业支撑 给力转型发展
——关于工业支持富裕焦作建设的思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李 秋

  富裕焦作,怀川之梦。

  近年来,焦作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但是,放眼全国,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环顾周边,弱者已壮,强者更强;反观自身,发展成就大,但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在9月30日召开的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小平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即围绕“四个焦作”,实施“六城共创”,打造中原明珠,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面对富民兴焦的新形势、新期待,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主力的焦作工业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因此,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质量效益双提升显得尤为迫切。

  工业是焦作的主导产业,也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纵观焦作工业,从增长速度看,“十二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1年的18.9%、2012年的14.2%,一路下滑至去年的10.1%,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比“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低了5.1个百分点。从产业产品结构看,我市重工业比重、高能耗行业占比偏大,工业产品偏粗,初、粗产品居多,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偏少;从创新能力看,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年平均增长9.9%,居全省第七位,落后于许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数量近年平均增长13.5%,落后于许昌、郑州、洛阳,比排名第一的许昌低10.2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近年平均增长9.1%,仅为洛阳的二分之一;从发展环境看,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储备与需求矛盾突出,大气和水污染加重、环境容量超载、企业融资难度大、担保链风险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服务环境不优、工作效率不高、干部不敢担当的现状急需改变。

  可以看出,如果不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就难以完成,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更优”的话,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为此,我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工业兴则焦作兴,工业强则焦作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军说,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发展重点向工业转移,把要素保障向工业汇聚,真正让工业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同时,要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在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发挥示范试点作用,加强服务载体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焦作再出发。实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靠的是工业;创造焦作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靠的是工业。新常态是困难期,也是机遇期、分化期,关键看大势是否把握得准、思路是否理得清、转型是否谋划得好、动力是否转化得快。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洋认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支持企业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创意联姻,促进传统产业从半成品生产向成品生产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着力构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实现工业经济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观念一变天地宽。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奔流认为,现代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机遇,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入手,不断增强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优化、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会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当下,“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众多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放于中高端产业,通过种种转型升级之举,助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河南省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德龙说,该公司成立智能装备公司,上马气缸套智能制造项目,开始布局高端装备、机器人等领域。下一步,该公司还将围绕智能化生产,进行轴瓦、活塞、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驾驶等增能、升级改造项目,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百亿元产业园。

  工业是焦作经济的支柱,是实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富裕焦作的保障。市统计局局长马爱国说,工业是我市的强项,不能放松。要围绕“443”产业(4个优势产业、4个新兴产业、3个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在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上下功夫;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动企业搬迁,着力优化工业布局,实现企业再生、产业再造;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引进龙头企业,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小荷已露尖尖角。产业体系完善、产品门类齐全、技术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当下,焦作工业已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我们有自信、勇担当、肯实干,假以时日,定能谱写出建设富裕焦作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