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脱贫决战在怀川
视察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质保护情况
紧盯目标不松劲 奋力攻坚不懈怠
我市召开“污染围城” 集中整治工作通报会
太空33天:打开 神舟十一号十大问号
温县赵堡镇榜上有名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
我市举行深化 “基层工作加强年”工作推进会
市总工会
扬州经验面面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决战在怀川
——写在全国第三个扶贫日之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在最近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王小平在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坚持共建共享,实现群众幸福指数提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乡带村促县,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2017年底完成7.47万人脱贫、18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整体脱贫。”这为我市下一步及今明两年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在扶贫日到来之际,记者奔赴我市各地就今年年初以来的脱贫攻坚战开展情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调查采访,深深地感到,全市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准帮扶,创新模式,综合施策,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都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一把手抓一号民生工程的强大攻势。

  市委、市政府对脱贫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亲力亲为,多次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听取专项汇报,检查督导工作,推进工作落实。市里各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查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市)区和乡镇主要领导包乡镇、包村街、包贫困户,认真履行加快发展、贫困村达标、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职责,积极做好人力、财力、物力的统筹保障,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和管理。各帮扶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督战,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创新帮扶形式,协调解决贫困村的具体问题。

  为了加强对脱贫工作的督导,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组成4个暗访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采取“明查+暗访”的督查方式,对各县(市)区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了3次暗访检查,共检查了46个乡(镇、办事处)93个行政村,走访贫困户583户,发现新问题,总结好做法,推动工作落实。市委书记王小平每次都专门听取暗访情况汇报,对暗访督查工作提出要求。7月20日召开的暗访情况通报约谈会,对4个落后乡(镇、办事处)和4个落后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并将暗访结果在《焦作日报》、焦作电视台等媒体以“脱贫攻坚红黑榜”的形式分批公布,在全市引起了巨大反响,形成了脱贫攻坚讲精准、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脱贫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扶贫模式,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武陟县积极开展“双联双帮”、健康医疗服务、慈善帮扶、技能培训、危房排查改造等五项活动,扎实推进脱贫工作。博爱县大力推行“1234”工作法,按照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市场的主导作用,突出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乡党委书记的重要性,从因人提能、因户增收、因村强特、因乡统筹四个方面实施精准帮扶。沁阳市转变村企对接方式,深化精准帮扶措施,动员8个乡镇的20个贫困村负责人主动出击,与20个企业进行了全面对接。修武县建立贫困户需求数据库,在贫困户和帮扶单位、慈善机构之间架起桥梁。温县积极探索实践“1+1+X”精准扶贫模式,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孟州市构建“互联网+贫困村+特色产业+贫困户”电子商务扶贫体系,带动贫困群众利用电商平台推销农产品,实现脱贫致富。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自转入精准帮扶阶段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条途径,扎实开展工作,加快精准脱贫步伐,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展产业脱贫。我市各级各部门把产业扶贫放在帮扶工作的首位,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种植饲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带动性强、发展快的脱贫产业,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沁阳市常平乡九渡、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等村的贫困群众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市家庭旅社、餐馆、超市已达430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60万元,部分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北部山区群众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已形成如博爱县寨豁乡大樱桃、冬桃,武陟县谢旗营镇苗木、中站区龙翔街道小杂果、马村区安阳城街道薄皮核桃和晚秋黄梨、孟州市槐树乡油用牡丹等规模经营。博爱县金城乡的长毛兔饲养,沁阳市紫陵镇范村的山羊饲养、西向镇解住村的肉牛饲养,孟州市赵和镇南临泉村的生猪饲养等畜牧业发展迅速,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效果明显。我市电子商务、光伏农业、都市生态农业等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博爱县被国家商务部、供销总社命名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孟州市成为我省首个农村淘宝试点县,温县在武德镇、祥云镇、黄庄镇等地的贫困村中大力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武陟县建成詹店镇九盛堂养鸭、乔庙乡菡香稻米生态农业、大虹桥乡草莓种植等综合性产业扶贫基地12个,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在发展脱贫产业工作中,全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974万元。

  转移就业脱贫。我市人社、农业、扶贫、残联、团委、妇联等组织和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结合贫困群众意愿、企业需求,开设电子商务、数控车工、汽车维修、电器自动化、烹饪、导游、化工仪表等专业,实行订单培训或岗前培训,截至9月底,已投入培训资金850万元,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余名。市人社部门组织用工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64场,参会企业1148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1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的贫困劳动力达1047人,其中450人已实现就业。全市建成扶贫车间33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60人。同时,各县(市)区、各帮扶单位通过开发农村保洁、护林、护路等公益性岗位,拓宽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低保兜底脱贫。市民政部门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扶贫”的思路,出台了《焦作市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焦作市特殊救助脱贫实施方案》和《焦作市脱贫攻坚民政兜底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民政支持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今年已下拨社会救助资金2.2亿元,为政府兜底和社会救助提供了资金保障。截至目前,民政部门已将建档立卡中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手段实现脱贫的1.57万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2200名符合低保条件尚未纳入低保的贫困人口拟纳入农村低保,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在低保兜底工作中,已下拨社会救助资金22009.2万元,纳入低保贫困人口1.57万名。

  社会救助脱贫。我市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资助困难学生18424人次,发放国家助学金1610.465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143名,资助资金50.9万元。在教育慈善救助方面,目前已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18424人次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1610.465万元。市委统战部、团市委、慈善总会等开展的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行动,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143名,募集助学资金50.9万元,今明两年通过政府统筹、各方参与的形式,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在医疗救助方面,市卫生计生部门出台方案,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民政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结合,将需要大病救助的贫困家庭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临时救助方面,民政部门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予以临时救助。

  易地搬迁脱贫。我市只有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110户、311人需要在2017年进行搬迁。沁阳市及早谋划,周密安排,各项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为科学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安置,对规划搬迁贫困户,该市由政府回购市场空置小区及房屋,建立安置小区,相对集中安置搬迁村民,目前已初步确定沁阳市的长基凯旋门小区和丰庆小区为安置小区。为筹措搬迁所需的1.9亿元资金,该市已委派沁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接转接转贷,为搬迁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为搞好后续发展,该市计划围绕迁出区水库,打造生态休闲民俗旅游度假区,为搬迁群众提供家庭旅馆、餐馆、土特产超市、旅游服务等创业机会和岗位。政府免费为搬迁群众提供一定数量的门面房和创业扶贫小额贷款,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出台了优惠政策。易地搬迁工作中,该市已在沁阳市丰庆小区备房200余套,做好了搬迁群众就业、入学等后续服务计划。

  行业部门扶贫。我市各行业部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发挥行业优势,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推动脱贫攻坚顺利开展。交通部门投资1410万元,在38个贫困村修建道路46.9公里;水利部门投入1080万元,在22个贫困村建设水利项目;住建部门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52户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已经开工,12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已经完成;扶贫部门投入整村推进资金1754万元,在25个村安排3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标,年底全部竣工。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