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太极拳健身惠民效益最大化
太极拳走出去需打好组合拳
让世界太极城成为焦作一张新名片
每周一式
图片新闻
张令忠:果园里走出的武术名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走出去需打好组合拳
——2016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采访札记
作者: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9日,2016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正如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明所说,在云台山脚下这个大自然的怀抱里召开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本身就浸润着“道法自然”“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深厚哲理。不过,太极拳要走出去,太极产业要做起来,光有哲理不行,还得有组合拳。

  说起太极拳的魅力,论坛嘉宾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李慎明在太极拳高峰论坛上特意讲了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事。1983年,李慎明随团到日本爱知县访问,在欢迎宴会上,同桌的几位日本友人听说他的家乡是焦作温县时,眼睛里都放出光来,其中一位急切地追问:“是太极拳的故里陈家沟吗?”得到确认后,日本友人兴奋地告诉李慎明,日本太极拳协会几乎遍布日本各县,不少民众习练太极拳的热情分外高涨。欢迎晚宴后,他们还当着李慎明的面打起了太极拳。

  “30多年前,我第一次走出国门,看到日本友人那么狂热喜爱太极拳,我内心感到特别震撼。”李慎明感叹,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与智慧品德的凝聚,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张西平认为,太极拳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世界各国同样受欢迎。

  “太极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张西平说,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陈式太极拳名师中已有近60人次被海外武术社团聘为总顾问、总教练、名誉会长等;先后200多人次到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陈式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

  太极拳究竟有何魅力,会让世界各地荡起太极风?李慎明认为,太极拳在世界上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哲拳”。“太极拳运用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观念处理其中的一对对矛盾元素,如内外、开合、攻防、练养、快慢等,正是因为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哲学理念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传播。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说,太极拳的核心是“以道为根”“以人为本”。在认识论方面,太极拳用道家哲学思想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武术的本质。

  太极拳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传统医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部主任、运动医学专家王正珍说,太极拳是预防慢性病的“好处方”,如果能够在全国推广普及太极拳,使人人爱上太极拳,那么,这项运动将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入融合作出巨大贡献。

  习练太极拳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么,如何使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惠及广大群众呢?李慎明认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推广普及,积极推进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纳入国家的相关教育体系,把太极拳逐步纳入河南省特别是焦作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提倡条件成熟的全国各高校纳入其体育课程,纳入海外孔子学院、国内中医药大学的太极养生专业、各相关大专院校的太极养生专业、专业武术学校和体育院校等;尽快在焦作开办一所太极文化大学,以培养大批合格的走向世界的太极拳大师、太极文化产业管理者和少量的太极文化研究工作者;要成立国家级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研究中心,以充分挖掘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这一宝库的资源;应每年在焦作举办一次国家级的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年会,积极做好太极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取太极拳适时列入国际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

  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又该如何走向世界呢?“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研究太极拳向国外传播的路径,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对太极文化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嘉宾们建议,政府可运用PPP模式组建大型太极文化企业集团,国家给予资金或税收上的支持,以产业化着手,在全国乃至全球逐步建立太极拳推广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将反映300多年太极拳和5000多年太极文化的优秀作品以游戏、对练、太极机器人等形式在大众中推广。

  建设国际太极城是城之方略,打好太极组合拳,我们任重道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