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催人奋进的号角在这里吹响,一次深刻改变焦作历史走向的行动从这里出发。
昨日上午,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动员大会隆重举行。
跳出焦作看焦作,对标先进找差距,负重奋进促发展,争取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市委书记王小平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着每一个与会者的心灵;市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委办局负责人,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负责人,各乡镇(街道)负责人,齐聚一堂,群情振奋。
二十几天之前,也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正是在这里,新一届焦作市委发出动员令: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
几天之前,国庆长假刚过,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带领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先后赴许昌、南通、扬州三市,围绕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进行深入学习考察,白天学、晚上议,车上评、会上比,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决心为什么这么大?行动为什么这么急?因为,焦作人的心里,窝着一团火,憋着一股气。
今年刚过一甲子生日的焦作市,有过数不清的辉煌;血液里、骨子里沉淀着“特别能战斗”基因的焦作人,曾经把多少驰名华夏、享誉世界的荣耀据为己有。就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过后,焦作市也依然走在中原崛起的前列。可是,凭什么,我们就滑出全省“第一方阵”了呢?凭什么,我市在经济实力下降的同时,环境污染还上升了呢?凭什么,焦作人在世人面前说话就不硬气、腰杆就挺不直了呢?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广泛征求意见的时候,老领导、老同志心里有愤懑之情,社会各界人士不理解、不服气、不甘心。心同此心,理同此理。
知耻后勇,厚积薄发。丢掉的荣誉,要一件一件再捡回来;失去的尊严,要一步一步再争回来。
新一届焦作市委把握大势,顺应民心,提出了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这个新的奋斗目标,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经过科学测算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要实现这个新的奋斗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勇气、能力和办法。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是我市实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根本路径。许昌,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的赶超目标。近学之近,不仅指的是地理距离,也是指选择的超越对象之近。只有超越许昌,才能实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梦想。扬州,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的外援智库。远学之远,不仅指的是地理距离,也有着放眼未来10年发展的长远思考。同时,确立一个远学目标,也是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选择。先进地区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今后要走之路;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就是我们应该借鉴尽快付诸的实践;先进地区走过的弯路,就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失误。从这个维度来审视和判断,更能折射新一届市委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更能理解新一届市委的果敢决策、勇于担当。
顶层设计体现决策水平,基层突破检验执行能力。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任务艰巨繁重,路径明白清晰,接下来,思想到位不到位,能力具备不具备,措施得力不得力,效果明显不明显,看的是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把握能力和实干精神。是英雄还是狗熊,战场上见高低。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每一个焦作人,都应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树牢“小事大干、大事细干、难事巧干”的理念,把握这个时代机遇,珍惜这个绝好平台,奉献才智,施展才华,尽显才能。三年、五年之后,当我们昂首走在全省“第一方阵”的时候,愿每一个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自豪!我是焦作人!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