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马村,一片丰收景象。马村区重点项目和“两区”建设同样如火如荼,仓满果硕。
站在演马街道九里山上向北部眺望,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仿佛一片蓝色海洋,连绵不绝、蔚为壮观——昌盛日电光伏农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一期项目建成,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00MW,计划投资16亿元,规划用地5000亩,目前已完成投资2.9亿元。
距此不远处,总投资10亿元的焦作中晖光伏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农业+光伏”的新型产业模式,开辟了现代农业与新型能源有机融合的一片新天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批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正是该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大力实施“环境立区、商贸兴区、工业强区”总战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在全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两区”争先晋星创建活动,强力推进“316”项目行动计划,引进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干在实处:以“两区”建设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该区以万方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主线,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突出做大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全面优化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和高效发展。
“两区”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布局,着力聚集现代产业,加快形成生物医药、铝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着力构建高端化、集群化、低碳化、服务型现代产业体系,“两区”稳步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构建产业集群需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河南泓冶公司特种新材料项目就是该区依托现有铝加工产业优势、延伸铝产业链条而引进的代表作。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引进4条合金铝导杆生产线和4条特种铝型材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特种电缆、高档客车和光伏行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创利税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生物医药产业园号准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脉搏,目前,由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产业园二期项目10.5亿元已经完成6.1亿元投资,其中,头孢合成项目、促性腺激素项目等产品,目前已开始试生产,300亿国际单位胰激肽原酶及5kg亮丙瑞林等项目已经上马。项目建成后,公司产品产量将位居同行业世界前列,预计销售额有望达到4.1亿元,年创利税5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此外,深圳健康元集团原料药生产基地也开工在即。
毗邻万方产业集聚区的马村区特色商业区内,同样一片繁忙景象,开国内家居建材“一站式”购买先河的居然之家落户鸿运国际商城。作为特色商业区内的龙头企业和鸿运国际商城的标志性建筑,鸿运集团居然之家生活广场项目总投资5.5亿元,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这正是该区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突出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培育业态先进、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群的努力结果。
截至目前,该区特色商业区内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25.5亿元,其中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有4个。继江苏鸿运集团、居然之家等入驻之后,齐家网、大龙网、义乌购等跨境电商物流等一批新业态企业陆续签约和入驻,为马村特色商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更新理念:以生态环保为红线,突出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项目建设上坚守生态环保红线,着力发展绿色产业。
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按照环保优先的原则,摸清底数,分类施策,依法整治。一方面,斥巨资改造现有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新体系。
万方热电厂和焦作金冠嘉华电力有限公司作为该区两个大型传统企业,均投入巨资进行升级改造。万方热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是该区2016年实施的重点环保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采用国内一流工艺对现有机组进行排放提标改造;金冠嘉华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利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这两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二氧化硫和烟尘超低排放要求,有效改善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
腾笼换鸟要换来“绿色鸟”,宁可没有项目,也绝不上污染项目。这已成为全区的共识。该区将目光转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为马村未来发展储备绿色动力。
马村区电子商务科技园项目是由该区主导建设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平台,总投资1.2亿元。以电子商务为主,建设和打造“一个平台两个基地三个中心”。目前,电子商务科技园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设施、设备安装,上海齐家网、浙江义乌购、小虎养车、八运物流网、鸿运电商学院等知名电商企业已签约入驻。项目建成后,可入驻电商企业50余家、电商配套企业10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将在焦作东部形成引领焦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科技园区。
筑巢引凤:以基础建设为支撑,攒足发展后劲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该区基础建设同样争分夺秒。
该区在“两区”内先后投资7800多万元,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建设道路5条,总长4.4公里;敷设供水管网2.3公里,架设供电线路3.5公里。
在“两区”之外,该区投资6900多万元,对总里程39.8公里的12条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连接东西的赵丰线,纵贯南北的待九路、文昌路已经开始建设,双马线、影待线、修焦线……省道、市道、县乡道路工程多点开花,道路交通的“骨架”不断延伸、“血肉”日益丰满,“七纵七横八联一环”交通网络逐步建立,运输、出行更加畅通方便。
产业项目如火如荼,民生项目齐头并进。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市直和马村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
生态宜居是转型发展的支撑和保证。该区除下大力气坚决完成北山治理和“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任务外,腾出建设用地1300余亩,累计投资242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环境提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昌盛游园等多处游园、绿地和生态观光农业,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幸福马村。
谋定出发,大步向前,扎实推进,干在实处。转型发展路在何方,马村区以加快“两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给出一个响亮有力的回答——路在脚下!
徐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