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咸味食品香精改变传统烹饪方式
产业集聚区里的“清道夫”
图片新闻
《焦作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简要说明
李全道的三次肥料“革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咸味食品香精改变传统烹饪方式
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开火,倒油,放姜片或者葱花、碎蒜,然后放菜烹炒……这是一套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烹饪程序。但是,也许未来某一天,只用一个类似方便面的“调料包”,就能减少很多烦琐的烹饪程序。我国首家咸味食品香精院士工作站落户河南京华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京华公司)三年多来,一直致力于这样的改变。

  走进位于温县的京华公司,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小县城的企业,在国内首家与顶级科研工作站“联姻”,在纳米级香精包埋加工技术、复合调味料的研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

  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拥有较强科技研发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创新是不二法宝。京华公司总经理张京说,研发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公司生产的调味香精,供应着白象、国华、康师傅等众多知名企业,产品销售到了国内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8个国家和地区。尽管京华公司不是国内最大的调味香精生产企业,却依靠把家庭工艺转化为工业生产的理念,研发出了众多让客户满意的调味香精产品,让使用香精的食品口感越来越好。

  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京华公司站在了咸味食品香精研发的最前沿。孙宝国院士是全国食品、日化行业里唯一的院士,是国内香料、香精研究领域的权威。单就香料行业来讲,京华公司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并没有达到引领全国的地步,那么,究竟是靠什么赢得孙院士的青睐呢?

  原来,1999年遇到技术瓶颈的张京,通过多方打听,最终联系到了当时还是博士的孙宝国,没想到双方一握手,就拉开了长达多年的合作。孙宝国说,企业对科技的渴望,当地政府的强烈支持,温县朋友的真诚,最终促使他把工作站放在了这里。另外,温县地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大省河南,也是孙宝国考虑的一个重要背景。在孙宝国30余家合作企业中,仅河南就占了6家。他说,河南有丰富的食材,双汇、思念、三全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全国最重要的香料、香精使用地之一,通过科技引导,促进河南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院士工作站成立三年多来,成绩有目共睹。2016年9月,该院士工作站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评选为“河南省优秀院士工作站”。京华公司以孙宝国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开展了高层次的学术及技术交流活动,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共同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对提升京华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凝聚发挥团队精神,培养技术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京华公司不断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机遇,以内联外延引进新科技新工艺,健全完善了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双体系,建立了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荣获了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鉴定了多项科技成果,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实现了产学研结合上的最大突破。

  张京告诉记者,建站以来,京华公司一是建立了学术交流等互动机制,为公司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提高了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二是创新提升,不断开发差异化、特色化产品。201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京华公司承办的新型天然风味物质与产业创新研讨会召开,该公司推出的“发酵与热反应相结合复合调味料”产品,经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地位;该公司利用当地资源,与院士专家共同研制的“怀参母鸡汤”“生地牛腩汤”和“冬笋老鸭煲”等产品,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并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同时,公司实施了南北资源技术融合,在广州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制的“南乳火腿精膏”和“红酸汤粉”分别获2015年度和2016年度方便食品行业创新奖,“红酸汤粉”还获得了“2016年最受欢迎的方便食品奖”。三是鉴定了多项科技成果,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京华公司开发的“真空油炸与微胶囊包埋相结合制备复合调味料”和“多级酶解、美拉德反应与脂肪氧化技术相结合制备番茄牛腩复合调味料”,通过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鉴定,技术水平为国内先进;公司产品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四是实施了项目产业化。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备案的“年产6000吨非肉源肉香粉”与“年产3000吨新型复合调味料”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均已投产,并完成了验收。该公司科学运用酶解技术、微胶囊包埋、美拉德反应、超临界萃取、亚临界萃取和溶剂萃取等技术,通过喷雾干燥、微波干燥、脂肪氧化、发酵与热反应等工艺生产的肉类粉体、液体、膏体系列,骨素热反应系列,浓缩蔬菜粉系列,植物提取系列,调味品系列,品质改良剂系列,方便食品系列和清真系列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速冻餐饮和清真食品等领域,并向跨行业及零售网点拓展和延伸。产品远销东南亚、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危地马拉等多个国家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国内外食品研究专家的肯定和广大客户的信赖。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