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记者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贫困户褚小凤家里看到,她家所居住的老式石头房屋,已经在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进行了整修,不仅室内墙体粉刷一新,而且还添置了必要的新家具。“褚小凤家是我们在周窑村打造的一个精准脱贫‘样板户’,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帮助她家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把帮扶工作体现在‘精准’上。”市审计局驻周窑村第一书记薛殿成说。
今年64岁的褚小凤是一位智障人士,丈夫在18年前的一场山体滑坡中去世,多年来她一直与女儿两人相依为命,家庭生活仅靠低保、养老金等政策兜底资金和亲戚们的帮助艰难维持。2014年,褚小凤的女儿考上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医学专业的本硕连读,每年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使得这个原本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家庭变得更加难以为继。
“大嫂家里吃的粮食由我和三弟提供,而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兜底的政策资金,根本供不起侄女上大学。”褚小凤女儿的二叔许永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褚小凤家每年的收入包括低保收入1680元、养老金1200元、计生奖励扶助金1080元、侄女五保金3000元等共计约6960元,而每年的支出包括家庭日常生活支出3600元和侄女的学费、生活费13000元等共计约16600元,收支相抵后的资金缺口有近万元,是典型的因学致贫户。
面对褚小凤家因学致贫的现状,如何才能帮助这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呢?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与该村两委、帮扶责任人进行商议后,从“家庭住房有保障”的基本帮扶要求着手,先期筹措资金2万余元,对褚小凤家的老式石头房屋进行了全面整修,帮其购置了必要的新家具等,确保褚小凤家的住房有了安全、舒适的保障。
为彻底改变褚小凤家贫困的现状,帮助她的女儿顺利完成学业,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募集社会捐资和指导褚小凤女儿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等形式,全力帮助褚小凤家弥补生活支出的资金缺口。截至9月底,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已帮助褚小凤家接受社会捐资6000余元和部分生活用品,缓解了其家庭因学致贫的现状。
“家中无劳动力、负担子女上学和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是导致农村群众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要想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就必须解决这些贫困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他们完成。”薛殿成说,针对周窑村现有的贫困户,他们将参照对褚小凤家的帮扶模式,建立引入社会力量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帮助他们完善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助力他们早日实现家庭脱贫。
周窑村有贫困户61户161口人,占全村人口一半,无集体经济收入,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引入社会力量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只完成了精准扶贫初步工作,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致富能力,成为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根据周窑村实际情况,制订了产业帮扶脱贫计划: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用三至五年时间,基本完成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四大体系建设,在周窑村植被茂盛、多以石头房为主的原始风貌上做文章,依托山果林木、水资源丰富和南依焦作市区的地理优势,打造集休闲度假、餐饮、鲜果采摘和登山野营为一体的焦作市民后花园……
“这些天,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注册实体公司,通过国家政策性贷款和群众资产、资金等入股的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收入的稳步增长。”该村党支部书记连足意告诉记者,在市审计局驻周窑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周窑村一定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快致富步伐,把每一户困难户都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样板户”。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