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进香紫苏的王国
世相漫画
“新华字典保卫战”的启示意义
机器人来了,我们不会丢掉饭碗
“洋节日”引发观点碰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洋节日”引发观点碰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21日,名为“成都地铁”的微博账号发文称,一群女生化装成丧尸乘坐地铁惊吓乘客。“对于这类行为,‘成都地铁’坚决说NO!!!”在一位女生的衣服上,“成都欢乐谷万圣节”的大字引人注目。名为“成都直播”的微博账号同日发文称,女生们乘坐地铁前刚刚参加了欢乐谷万圣节鬼王巡游活动。

  此事引起超千人转发评论。数小时后,评论演变为庆祝西方万圣节是否崇洋媚外的辩论。不少人对“成都地铁”表示支持,称:“崇洋媚外!抵制!”也有一些网友反问道:“过个万圣节就是崇洋媚外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苏懿谅谅谅:大家过节日都是图个开心,享受一下欢乐的气氛,但我们的心依然是中国心。

  @怀府侠客:中国人过“洋节日”本无可厚非,特别是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更热衷于过“洋节日”。但是,如果他们在地铁上搞庆祝活动就有些不妥了,毕竟地铁上除了年轻人还有老年人和孩子,一群女生化装成丧尸或许会惊吓到其他乘客。

  @阿七若丹:一群化装成丧尸的女孩子之所以让人反感,不是因为她们热衷于过“洋节日”,而是她们对文化舶来品“沉醉不知归路”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应该引起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反思的现象。

  @平常一个人015:现在,越来越多的“洋节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商家更是利用这些商机推出众多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这本无可厚非,但商家在炒作这些“洋节日”时也要注意把握时间、地点等细节,把万圣节庆祝活动安排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就很不合时宜。

  @活力的试试啊:过任何节日都要建立在不损人利己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对的。

  @龙腾四海112: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与国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过“洋节日”不能算是崇洋媚外。

  @大风1205:年轻人过万圣节不是崇洋媚外,但化装成丧尸在地铁里吓人就不对了,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江苏日月江南:年轻人过“洋节日”谈不上崇洋媚外,但商家为了营销造势,让女孩子化装成丧尸在地铁里吓人,就是一种不妥当之举。我认为,商业营销不能无底线,要根据国情搞活动,在社会传递正能量。

  @游雨涯:爷爷去世许多年了,家人把他埋葬在山上,叔伯们每年都回去扫墓,但堂弟堂妹们从来没有去祭奠过,或许他们连爷爷的坟在哪儿都找不到。爷爷把他们抚养长大,送回父母身边上学,如今谁还记得爷爷给过的温暖?我们不能以过“洋节日”为时尚,而忘记了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下期话题】

  小孩子该不该读“四大名著”

  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上以《“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为题,称“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小孩子阅读。理由如下:《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三国演义》中充斥了阴谋诡计;《西游记》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远非小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中“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这些观念对小孩子没有多少好处。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