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创新工作机制,打造“阳光低保”;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家庭看病难问题;对辖区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以改善和普惠民生为主线,以积极救助困难家庭为重点,扩展救助范围,拓宽救助渠道,努力探索城区社会救助新模式,认真履行保障民生职能,促使该区各项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该区按照《焦作市社会救助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以低保规范管理工作为重点,强化评议公示、入户调查等重点环节,实行“分类施保”“准确施保”,真正建立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即退”。该区建立经常性入户调查制度,准确掌握低保对象生活状况及收入变化情况,打造“阳光低保”“诚信低保”;建立会议审批制度,对新增户和取消户都通过会议形式进行表决,提高社区低保工作的准确率;规范档案管理,对城乡低保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记录、监委会记录、低保工作责任书和承诺书等内容,确保档案资料更加全面、真实、准确。
截至9月底,该区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473户、4884人,月发放低保金125.54万元,低保人均补差标准257元;农村低保对象157户、231人,月发放低保金3.68万元,低保人均补差标准159元。据悉,此次低保提标惠及辖区3000余户城乡低保家庭,月增加低保金3万余元。
该区深入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工作,积极实施医疗救助金由定点医院提前垫付制度,强化医疗救助由“医后救助”向“医前救助”转变。同时,对辖区各种因突发性、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一次性生活救助。截至9月份该区共通过同步结算信息平台为855户低保家庭实施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92.71万元;充分发挥爱心基金、救灾资金、慈善资金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效应,救助各类困难家庭347户,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63.32万元。
该区针对辖区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安排救助资金36万元,购买面粉、大米、食用油等救助物资,对各街道审核上报的2000余户困难家庭进行了生活救助;积极运用市级拨付救灾资金20万元,购买面粉、大米、食用油等救助物资,对辖区的1500余户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充分发挥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协调、指导功能,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