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麻酩、杨丽娜 见习记者翟倩倩)为推进我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简称“三区”)建设,10月24日到25日,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分别带领观摩组,对我市10个县(市)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33个项目暨“三区”建设进行了集中观摩,并召开工作推进会。王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徐衣显主持大会。市领导姜继鼎、秦海彬、王宏昌、杨娅辉、郭鹏、刘涛、刘新旺、贾书君、杨青玖等参加观摩活动。
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重点项目暨“三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王小平作重要讲话。他说,集中观摩活动是加快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展示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各县(市)区要认清形势、脚踏实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王小平指出,总的来看,即使在经济下行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全市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仍然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项目推进和发展质量实现了双提升,1~8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均超时序进度,3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89%,投资进度居全省第4位。18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89.3%。观摩的33个项目中,项目平均投资达7亿元。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实现了双突破,1~9月,全市产业集聚区引进市外项目合同金额727亿元,增长32.4%;实际到位资金467亿元,增长52.2%。今年8月,我市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举行成果发布及项目对接活动,发布最新科技成果9项,3家企业已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支撑力和带动力实现了双跨越,“三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带动效应,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王小平强调,观摩是为了发现问题,只有找准短板,才能传递压力、激发动力。这次观摩我们注意到,我们的项目建设力度还不够大,主要表现为开工率不高、投资强度不大、推进速度不快。产业集群效应还不明显,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重“项目”轻“产业”,以“堆”代“链”,产业链条环节缺失,集聚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有的地方产业定位不准、特色不明,不能围绕一个主导产品,带来诸多配套企业,建成一个园区,打造成千亿产业。产业及项目层次还不够高,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仍偏薄弱,科技、研发投入少,创新平台少,科技含量低。企业发展环境还不宽松,干扰项目建设的行为依然存在。
王小平强调,观摩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上”,向规模要实力,在壮大产业集群上实现突破。加速明晰产业定位,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加速龙头企业培育,强力实施“1020”企业集团培育工程,厚植一批骨干企业;加速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实施“443”产业提升行动。必须坚持“项目为王”,向项目要动力,在加快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抓好项目谋划,谋划一批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抓好项目招商,全力延链补链强链,营造良好招商氛围;抓好项目推进,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坚持“创新为要”,向创新要潜力,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实现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发挥政府创新引导作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争使创新成果走在行业前端;集聚创新人才,推动“三区”由“产业集聚”到“技术集聚”“人才集聚”转变。必须坚持“生态为本”,向绿色要竞争力,在解决环境制约上实现突破。严格准入制度,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新建工业项目一律入园入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近零排放。必须坚持“优化为主”,向提升要效益,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实现突破。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对服务业“两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扶持;抓好新兴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比重,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服务为先”,向机制要活力,在优化企业服务上实现突破。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分包和推进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形成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的广泛共识,助推全市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徐衣显强调,一要提升思想认识。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三区”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王小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将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全力加快推进,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树牢项目为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要抓支柱项目,围绕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十大工业产业项目,加强项目组织,全面启动建设。要抓骨干项目,围绕太焦铁路(河南段)等已开工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优化建设环境,尽可能多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要抓项目开工。对市重点项目、豫商大会签约项目、全市集中开工项目中应开未开的项目,要加强要素保障,加大督导力度,强化协调服务,促其“落地生根”,尽快全面开工,培育新的增长点。要抓储备项目。研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焦作实际,重点在重大基础设施、工业转型、市政工程、民生改善等领域,精心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库储备充足,为明年项目工作筑牢基础。三要争强夺快晋星。争强夺快晋星是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市统计、发改、工信等部门要加强指导,各县(市)区要围绕考核体系确定的总量指标、集群发展指标、集约节约指标等三大类指标,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扩大强项,改进扭转弱项,全面加快争强夺快晋星步伐。四要完善推进机制。坚持领导分包、推进例会、观摩点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工作机制,努力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导向机制、日常工作推进机制、综合考评奖惩机制、全程监督制约机制,为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快速推进提供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五要严格实施奖惩。奖惩既是必要的目标管理措施,也是有效的推进工作手段。要严格实施目标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资金奖扣、绩效管理、评优评先、干部使用相结合,努力在全市形成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提振士气、优化环境,促进全市干部大创业、经济大发展。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