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学习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的好经验、好做法,财政部门将结合焦作实际,创新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完善市与区财政体制,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科学运用财政职能、财政政策、财政资金,更加有效地助推焦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昨日,市财政局局长程玉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在工作理念和发展思路上强调‘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在产业发展上强调‘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强调‘城在园中’‘城水共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程玉国说,财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民生项目、亮点工程建设都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的是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各级财政部门应从六个方面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推进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四个焦作”,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是创新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要加快推进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规划期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要研究政策目标、运行机制和评价办法,通过逐年更新滚动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二是完善市与区财政体制。要研究市、区两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明确责任边界,形成以“区域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导向的财政体制,激发市、区两级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三是优化城区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体制。要按照“规划统一管理、土地统一收储、用地统一出让、补偿统一标准、收益统一分配、统一开发整理”的工作机制,对城区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体制进行调整,调动各区狠抓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要整合、盘活国有“四资”(资金、资本、资产、资源),优化重组投融资公司,提升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在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环境整治等工作中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资本支撑。
五是创新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机制。要加快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统筹运作现有的先进制造业培育、政府引导等基金,谋划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尽快将基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并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基金使用效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对我市现有骨干企业和主要税源户的帮扶力度。
六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要以政府投资项目的快速推进倒逼各级各部门谋划储备项目和融资工作的积极性,组织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和融资工作,统筹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前期推进和融资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