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城市精神征集工作。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一个楼院的发展同样需要一种能够反映居民文明素养和道德思想的精神引领。
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华园南区,就是靠着居民间友好关爱、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一个没有物业管理、靠居民议事会自治管理的老旧小区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环境越来越整洁,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居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一个小区的卫生光靠一个清扫员哪能忙得过来,咱只要还能动弹就该出把力。”10月28日一大早在华园南区一楼道里,正手持笤帚清扫楼道卫生的王桃云老人说。
华园南区有4栋居民楼几百户居民,作为老旧小区,因为没有物业,一直以来只有一名清扫工负责楼院道路的日常保洁工作,小区花池内的垃圾和楼道里的卫生没有专人负责。为了改善楼院环境,今年77岁的王桃云老人,退休后便开始义务清扫小区楼道垃圾、修剪花草、捡拾花池垃圾,如今已经干了17年。
“2014年6月,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工作开始后,小区成立了居民议事会,实现了居民自治管理。两年来,楼院里破旧不堪的路面实现了硬化、安装了平安灯、居民有了活动场地,环境好了,邻里相处更和谐了。”华园南区居民李玉凤说,“没有居民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楼院新的变化。”
在华园南区,居民无私奉献的例子很多。去年3月份,看到小区里的黑板报因为没有专人负责而形同虚设的情况,今年53岁的居民侯思亮便主动担起了“板报主编”的责任,不仅自备办报工具,还利用业余时间看书、上网,四处搜集信息资料,及时更新板报内容,让黑板报成为传递楼院正能量的阵地。
楼院里的树木该修剪了、居民家中的下水道坏了、楼院里的平安灯不亮了……只要居民有需求,总能看到58岁的陈连成忙碌的身影。
如今,华园南区的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个人,越来越多的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楼院里的安全、卫生及照料孤寡老人等工作义务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