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帅群
今年年初以来,在企业经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焦煤集团通过创新培训形式、加强操作培训、推行专项培训等措施,切实强化职工培训工作,有效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为企业实现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创新培训不走过场
“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体验式’培训,以受训职工为中心,培训师多起些引导作用。”
“必须多为受训职工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项目,缺啥补啥。”
“把传统培训的内容、方式与互联网充分结合,既创新,又可以事半功倍。”
10月26日,笔者在焦煤集团安全培训中心,目睹培训师们以“如何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为主题进行的热烈讨论。
以职工充电补能为目标。长期以来,该集团注重通过在培训方法、形式上不断创新来提高培训效果。该集团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安全培训中心和基层单位培训部门的有关人员,尝试编写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培训教材,并分专业将符合当前形势的培训视频、课件、事故案例和警示教育片等素材融入教学实践中,深化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培训方式,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使培训逐渐从知识灌输型向能力提升型转变。
实际操作培训实行“私人定做”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职工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将实操培训当成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避免职工成为‘空想家’,只会纸上谈兵,有效帮助职工增长智慧和技能。”焦煤集团安培中心培训科负责人告诉笔者。
据了解,该集团按照“单位自主,全员参与,系统指导”的原则,科学制订详细的实操培训规划,建立“分级分类,逐级提升”的实际操作培训机制,并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根据职工个人实际操作水平高低,将实际操作培训分为基础级、熟练级、教练级,分级培训,严格考核,注重实效。
在实际操作培训过程中,该集团专门采取“私人定做”的方式开展导师带徒。在培训开始前,学员与导师之间必须签订师徒合同,使学员的培训效果与本人及导师培训工资直接挂钩,实现双向激励;培训中,导师根据徒弟的不足及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量体裁衣,补齐短板,使职工技能水平切实得到提升。
专项培训“接地气”
管理人员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其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集团十分注重核心人才的培养,逐步加大专项培训力度,努力打造尖端核心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高管理人员与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该集团制订详细的专项培训计划,聘请矿领导、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及技能专家上讲台授课,并增加管理、技术人员向“大咖”学习的机会,确保培训事半功倍。上讲台授课的领导、专家放下架子,紧紧贴近职工需求,有的放矢,与管理、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传授经验,解决不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到职工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