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10月28日下午,示范区召开“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动员大会,动员全区上下树牢“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理念,打好开发建设攻坚战,当好跨越发展排头兵,为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更大贡献。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湘主持会议。
李平启在讲话中要求:一是统一思想,认清“近学许昌、远学扬州”的重要意义。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市委要求、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体现示范区责任担当的主要载体。
二是对标先进,明确未来三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学什么”“差在哪”“怎么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知道“学什么”。其中,有三个方面的一致经验需要示范区认真学习:第一,注重壮大集群,坚持“发展为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以创新引领发展,依靠核心企业引进配套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第二,注重开放招商,着力招大引强,靠运作招来客商,靠执行力提升招商实效;第三,注重城市品质。二要弄清“差在哪”。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站位不高、眼界不宽、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发展速度上,在全省示范区中综合实力处于中游;创新驱动上,在科技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很大;开放招商上,引进的引领性、支撑性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城市建设上,核心区建设速度慢,基础设施欠账多;精神状态上,一些干部目标定位低、工作标准低,习惯于守摊子、做样子,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克难攻坚的闯劲;执行能力上,落实不力、效率不高、推诿扯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要明白“怎么干”。要按照“跳出焦作看焦作”的要求,敢于在全省示范区中找坐标、找定位。总体来看,示范区的经济总量大致处于全省示范区第五的位置,示范区的目标就是要学郑州、学洛阳,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三是攻坚克难,推动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第一,要紧盯发展目标。现在距今年年底只有两个月时间了,各项工作到了全力冲刺的关键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员,通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第二,要强化产业支撑。强化工业主导。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推动工业经济总量、效益“双提升”。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着力抓龙头、延链条、创品牌、建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力争五年内装备制造产值突破500亿元、食品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实施“1210”企业培育工程,力争五年内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实施“两化融合”工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打造蒙牛智能工厂,支持科瑞森等企业开展新业务、形成新优势。加快三产提升。到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5%,实现比重提高、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依托腾云电商园、科技总部新城、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智慧物流等高成长性服务业,重点实施电商园二期、明仁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抓住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机遇,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城市休闲游、农业观光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特色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落实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观摩会精神,借鉴“老家莫沟”发展模式,实施乡村“六大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产业支撑有力、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第三,要突出项目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台账管理、模拟审批、督导问责制度,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重点项目建设的实绩与年终考评、干部调整挂钩。盯紧3D制造焦作基地、洹河纳米科技园、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3个省重点项目和20个市重点项目,加快实施109个区定重点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要抓好蒙牛百亿元产业集群、中山国安新材料、恒大城市综合体等豫商大会签约项目的推进,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加大招商力度。立足产业基础,以高端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和大型央企,持续开展以商招商、驻地招商、集群招商、节会招商,着力引进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品牌型“四型”项目。强化项目谋划。按照“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的标准,论证包装已储备的144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努力使更多项目进入省、市盘子;继续围绕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高端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策划储备项目,建立高质量项目储备库,制订投资项目三年计划。第四,要加快改革创新。深化改革。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创新示范区开发模式、体制机制,赋予促进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权限”。要按照这一要求,积极向上对接,承接好下放权限,借鉴郑州市的先进做法,在规划审批方面建立更加高效的机制。加快创新。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壮大科瑞森、千年冷冻等创新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宇建科技、天益科技等“科技小巨人”企业,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发展一批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着力加快金融创新,重点培育已入库的10家“新三板”后备企业,今年年底前要解决后备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依规重组投融资平台,提高持续融资、市场化融资能力;推行“有多少事找多少钱”的思维模式,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争取政府性基金、PPP等模式,为加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五,要提升城市品位。按照市委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核心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精致城区。城市规划要科学合理。尽快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及各类专业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城市建设要高标一流。围绕“六城共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示范区。在城中村改造方面,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把城中村改造作为中心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三年内完成17个城中村改造任务,举全区之力打赢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在生态水系建设方面,要坚持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治污,以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以“清水、活水”为目标,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人民满意的水系工程。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韩公教育园区、恒大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对接碧桂园项目,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在城市管理方面,要认真开展“双创”活动,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健全“污染围城”整治长效机制,建立“联合巡查、综合执法”的大城管模式,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是狠抓落实,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设“五个示范区”、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必须瞄准高标一流,抓好工作落实。要拉高工作标杆,树立正确导向,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严格督查问责。
李平启强调,“近学许昌、远学扬州”为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吹响了冲锋号,为示范区建设“五个示范区”下达了动员令。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强化“大干小作难、小干大作难、不干更作难”的工作理念,鼓足干劲、不辱使命,真抓实干、少说多干,在“五个示范区”建设中再立新功,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
陈湘就落实会议精神强调,一要以学促做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切实把“近学许昌、远学扬州”与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做到入脑入心、以学促做、学以致用,迅速掀起狠抓落实促发展的热潮。二要敢于担当抓落实。对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安排的每一项工作、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各级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不挑不拣、不推不拖,迎难而上、敢于碰硬,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三要紧盯当前抓落实。第四季度是“一季管两年”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统筹推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鼓足干劲稳增长,千方百计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还播放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许昌、南通、扬州考察纪实片《他山之石》。
示范区、高新区班子成员,区直各部门正科级以上干部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各驻区机构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经济工作副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项目业主负责人代表以及列入我市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17个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