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召开的示范区“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动员大会指出,“近学许昌、远学扬州”为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吹响了冲锋号,也为建设‘五个示范区’下达了动员令。示范区将按照‘跳出焦作看焦作’的要求,学郑州、学洛阳,找定位、争名次,全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对标先进找差距,示范区要提高工作标准。作为焦作的示范区,视野要放宽,不能满足于和其他县(市)区比较,而应该跳出焦作,认清全省、全国的发展形势,敢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坐标中找定位、争名次;差距要看清,对照许昌、扬州等标杆,清醒认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产业规模上、发展速度上、质量效益上寻找差距,更要在思想解放上、观念更新上寻找差距;标准要提高,按照“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要求,立足于在全市当先进、作示范,自我加压、勇争一流,“跳起来摘桃子”,认真编制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的发展重点。
负重奋进促发展,示范区要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工业主导。力争五年内,装备制造产值突破500亿元,食品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加快三产提升。依托新河商务中心区、腾云电商产业园、科技总部新城等项目,加快发展信息服务、金融、物流、总部经济等高成长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抓住我市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机遇,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要狠抓项目建设。牢固树立“发展至上、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上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加快实施总投资268亿元的109个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特别要重点抓好3个省重点项目、20个市重点项目和8个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签约项目,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着力引进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品牌型“四型”项目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四新”项目。同时,继续围绕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重大交通设施、高端优势产业等领域,建设好区级项目库。
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改革。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创新示范区开发模式、体制机制,赋予促进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权限”,承接好省、市下放权限,探索有利于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创新。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快形成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大市场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
要提升城市品位。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完善、建管并重、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核心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精致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服务好全市重点道路工程,加快推进主干道路工程,尽快打通“断头路”。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三年内要完成17个城中村改造任务。在城市水系建设方面,今年要启动实施“两河两湖”水系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建设人民满意的水系工程。同时,要认真开展“双创”活动,健全“污染围城”整治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意义重大、作用深远,示范区将找差距、想办法、赶进度,为建设“五个示范区”和“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