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锐意创新、引领发展的真谛,即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
只有锐意创新,发展的动力才会不枯不竭;唯有锐意创新,发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唯独锐意创新,区域经济才能撑起跨越式发展的一片蓝天。
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经济要想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激发创新的活力、建立创新的机制、不断推出创新的成果。2015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发展奠定了基础,创新则能对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5年,许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量居全省第一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扬州创新为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2224亿元,增至2015年的4032.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0年的174家增至640家;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长56%。
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区域经济要突破发展瓶颈,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黄河集团依靠创新,先后获得专利520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超硬材料标准制定牵头单位、排名世界第一。牧羊集团以创新实现了五次跨越发展,形成了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等企业创新体系。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森源集团创新驱动,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从一家只有四个人的民营小厂,实现了从隔离开关到光伏发电、从低端农用三轮车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转型。中天储能科技公司依靠创新,2015年销售收入增长951.6%。
焦作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作为科技创新的沃土,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但我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城市水平,尤其是多年来一直还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支持创新就是支持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通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就要着力加强科技储备,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引导企业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就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研究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在全市营造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当前,焦作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的重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锐意创新。话说千遍,不如干在实处。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关键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加快新旧动力转换、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中心任务,顺应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性战略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尊新必兴,守旧必衰。让我们执创新之引擎,驱动着“焦作号”发展列车,强势前行,飞速疾驶,弯道超车,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