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近学许昌 远学扬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向发展聚焦 为项目聚力
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昌南通扬州样板解读④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许昌城市夜景。  许昌日报记者 徐鼎烨 摄
  扬州牧羊集团公司装配车间。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扬州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两名女工在工作。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兴则企业兴,创新强则企业强。

  许昌、南通、扬州三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所到的工业企业,机器人随处可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三市敏锐地把握发展趋势和历史机遇,紧扣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需要,牵牢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超前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研发上谋篇布局,鼓励引导企业坚持走高端化发展之路,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进步对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以此赢得了行业竞争的话语权、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许昌经验——人才集聚 创新驱动

  许昌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2015年,许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量居全省第一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其中,长葛市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的企业有29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企业专利申请量和转化率连续9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长葛市已累计与国内外80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博士368名、硕士1500名、行业顶尖技术权威人才21名。

  许昌下辖的长葛市,企业专利申请量和转化率连续9年居全省县(市)第一。锐意创新,引领发展,森源集团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森源集团从一家4个人的民营小厂,实现了从隔离开关到光伏发电,从低端农用三轮车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转型,发展成拥有专利610项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年来,森源集团销售收入平均增速34%、利润总额平均增速75%。目前,森源集团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分电器产业和重工车辆制造两个基地。前者总投资45亿元,购置意大利先进设备,成为智能装备领域最先进的生产线。后者投资35亿元,已建成30多条专用车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0万辆,成为国内重要的智能输电配和车辆制造基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制造基地,黄河集团依靠创新驱动战略,先后获得专利520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超硬材料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行业排名世界第一。围绕碳系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黄河集团向上发展前端研发设计,向下拓展高端制品加工。其中,黄河集团与富士康合作的精密电子项目已建成投用,总投资20亿元的宝石级大单晶及片状金刚石产业化项目,已部分投产。黄河集团自主研发的超高压合成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安装500台,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百亿元。

  南通样板——创新引领 做强做优

  有人说,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有人曾测算,在航天科技上投入资金1元,可以产出效益15元,科技创新带来的“乘数效应”由此可见一斑。南通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在经济发展赛场上争当“领跑者”!南通坚持产业、科技、人才紧密结合,走创新引领之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3.1%和45%,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天储能科技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及其材料、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承担科技类项目4个,2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申请专利64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已授权专利29件。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公司,是中国较早成立的专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该公司把目标定位“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成为世界级封装测试企业”,现已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该公司拥有多项行业核心技术,成为目前国内量产焊球陈列封装最大的封装企业。该公司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原片级封装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储存器、电源管理、模拟器件等领域。

  扬州模式——创新为要 提质提效

  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区域经济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扬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2224亿元增至2015年的4032.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0年的174家增至640家;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长56%。建成科技产业综合体22个、面积30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00家,全市人才总量突破70万人。扬州市通过“新长征计划”“远征计划”,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69项,建设校企研创中心56家,新增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42家,本市有217名领军人才、188名优秀博士获省“双创计划”资助。

  牧羊集团公司,研发人数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研发经费占主业销售收入的4%以上。牧羊“独霸”粮食饲料机械产业,全国每2台粮食饲料机械中就有1台出自牧羊。亚威在国内首先开发了成套数控装备生产线项目,成为国内锻压机床行业中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企业。扬杰电子通过研发旁路二极管、高端GPP芯片等高价值产品,完成了从平凡加工企业到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华丽转身”。新扬科技推出航空军用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的聚乙烯纤维产品,迅速在高分子材料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宝胜集团开发的第三代核电用特种电缆,服务于世界首座第三代核电机组。

  科技产业综合体也成为扬州先进技术输出地、成功企业起锚地。红树医学智能工程公司是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内的一家科技型企业,2014年9月落户后,在科技园的帮助下开发出一款集软件智能管理、脑电波指示、视觉影像等于一体的康复训练新产品,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像红树医学一样,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产业综合体内茁壮成长。仅去年一年,园区新入驻创新型企业192家,累计入驻企业741家,其中销售超千万元的企业达93家。云控软件、霞光光电等35家企业已培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开发省高新技术产品286件。去年,扬州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省著名商标49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35家。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