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胡浩、陈聪)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有效控制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求采取早期发现、科学教育等措施,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三部门通知要求,要鼓励和倡导学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督促学生在课间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为做到早期发现,通知要求,托幼机构要定期为幼儿检查视力,发现视力异常的幼儿,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各中小学校要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要探索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早期筛查出屈光不正等异常或可疑眼病,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定跟踪干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