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焦作体育 上一版3
沁阳:动感城市 体盛民康
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在我市落幕
我市门球队亮相国际赛场
我市摘得3金2银3铜
我市水军夺金
通告
通告
拍卖公告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我市摘得2金3银4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焦作创新品牌 为全国农业作贡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经过一年零6个月的考察论证后,《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的开发与进展》一书出版。至此,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已基本完成。

  1981年,时任省农业厅王山庆处长为了解决小麦“一喷三防”中飞机堵口问题,委托武陟县组织生产磷酸二氢钾供应全省“一喷三防”。当了解到150克磷酸二氢钾除起“一喷三防”作用外,同时还有5%~7%的增产幅度后,于是就以5%~7%的增幅为依据,以小麦等粮食作物再增产40%以上为目的,以增加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为手段,在省农业厅指导下,开始了本项目的研究,1984年该技术初见端倪后,省农业厅通知在全省示范推广。

  一、本技术是由焦作发起,在焦作完成,有独立自主产权

  2004年,试验田小麦突破了705.64公斤,创焦作历史上小麦最高产量。2004年,在小麦生产中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研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005年,省农业厅安排10个县对该技术进行验证后,全省推广,2006年全国推广。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不足3年时间,向全国行文5次(2006年51号;2007年59号;2008年34号;2008年148号;2009年8号),组织2次全国会议(2008年1月4日海口工作会;2008年5月25日焦作现场会),反复强调本技术的增产增质、防灾减灾的功能。

  2008年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减轻冻害,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印发了《关于做好农作物防冻抗寒施肥新技术推广的通知》(2008(34)号文件)。

  2008年5月25日,在焦作全国现场会上,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行中心负责人讲话指出:“在粮食创高产上,全国看河南,河南看焦作。这次到现场,听了介绍,我认为该技术已具备了面向全国,大规模、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并且潜力巨大,前景美好。”全国现场会后,各省都在不同程度对本技术进行了验证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反馈的情况有:上海的西瓜,贵州的蔬菜,西藏的青稞,甘肃的马铃薯,新疆的葡萄、棉花、小麦,黑龙江的人参,辽宁的大豆、花生、玉米、蔬菜,山西的玉米、土豆、小麦、蔬菜,山东的小麦、蔬菜,河南、河北的花生、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红薯、大豆、蔬菜、地黄、水果、中草药,湖南、湖北的水稻、玉米、油菜,江西的水稻,陕西的小麦、玉米,云南的烟草,海南的甘蔗等。近年来,各地试验的品种面积范围不断地扩大。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万亩方平均亩产683.4公斤,创全国万亩高产之最。

  2010年,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再创全国纪录。万亩示范片单产689.5公斤,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726公斤。

  2011年,我市小麦逢大旱后小麦增产又创5个全国第一。我市农业部门证明,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是关键。

  2014年,采用该技术的修武高产田百亩方中,小麦亩产达821.7公斤。

  2015年,采用该技术的29个万亩方平均亩产649公斤。其中,温县30万亩平均亩产660公斤;修武7.1万亩平均亩产678.5公斤。

  2016年,焦作市在修武设了100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试验点。分3次各喷施磷酸二氢钾400克,共1.2公斤。6月3日测产,喷施地块折合亩产769.2公斤;未喷折亩产609.3公斤。亩增产159.9公斤,增幅26.2%。

  二、35年的理论实践总结,本技术有8项功能

  1.能使所有所见农作物大幅度增产,按技术规范操作,粮食作物增幅高的40%以上,经济作物更高。

  2.多面增质。淀粉、含糖量、蛋白质增加,颜色增鲜、增白,光泽增亮,蔬菜、林果耐储存运输,有利于作物对硒的吸收。

  3.节支增收。粮食作物投入与产出比为1∶10,经济作物为1∶20。35年的研究发现,磷酸二氢钾与普通肥料相同养分起到的实际效果相比,是普通肥料的8.23~10.28倍。

  4.应对特殊气候条件,能够有效地防寒、防冻、防旱、防干热风和防病虫害。

  5.减少森林牧草失火的概率。

  6.可少打或不打农药。

  7.森林特大面积施用,可减缓地球变暖。

  8.农牧作物使用,有利于低碳环保。

  2015年3月,61种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规范通过国家奖励办公室指定单位组织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2月,《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的开发与进展》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至此,本技术已基本全面完成。

  三、本技术符合2012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符合2016年一号文件要求的“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的条件

  1.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明确创新方向中强调: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本技术两次鉴定都是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了增产40%的大关;涉及所有所见61种农作物的共性技术。符合一号文件勾画的理想农业技术条件。

  2. 2015年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2016年一号文件指出: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本技术的8项功能,具备破解现实难题的条件。

  四、本技术是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支持下完成

  2011年4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切实抓好抗旱麦管工作,后期管理要重点落实“一喷三防”措施, 大力推广叶面喷施超常量磷酸二氢钾及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防倒伏、防病虫害、防干热风,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

  从2006年4月13日,时任市委书记批示后,市委、市政府涉及本技术的文件、领导讲话、批示、专门会议共18次之多。其中,市政府专门文件5次,专门召开会议2次,省政府办公厅文件1次,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了本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五、本技术全面实行和进展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1.发现肥料农药。本技术少打或不打农药,不排除还得用少量农药,用什么农药?由于环境对农药的要求愈来愈高,所以研究出一个品种时间增加、成本增高。据2008年统计,国际上完成一个品种需2.56亿美元,时间8~10年,但是,仍不能说明将来对人畜是否有重大危害,因为只有50年验证才能说明。

  在本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肥料农药。作物生长的10余种必须元素经100多年验证对人畜不存在重大危害,用其组成农药亦然,并且其研究成本仅是国际的千分之一以下。1996年,研究成功的治白粉病的肥料农药,效果立竿见影,经核算销售价格仅是市场的二分之一。

  2.目前,国家管理部门对肥料农药不予承认,但是,中央国务院2015年3月13日决定:“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这个门槛会随着事业的前进而被搬掉。

  3.如果全面转化为生产力,有如下意义:①.粮食等作物大幅度增产;②.新增工业产值3000亿元以上,新增税利1500亿元左右,带动产业5000~10000亿元。③.因涉及所有所见作物增产增质、防灾减灾;减缓地球变暖,向国际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发源于我市,推广于我市,带头实行完善的还是我市。因此,本技术要为焦作、河南、全国人民努力服务,让焦作在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⑨

  刘长青 杨法谊 王万泉 李加汇 王东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