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小青豫剧团:逆境中求生
柴战柱受邀参加
素心淡彩写华年
于建华作品入选
用实力擦亮“国”字招牌
汤娅唯载誉而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小青豫剧团:逆境中求生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22日晚,天气寒冷,路上行人稀少,在市东方红广场周末大舞台看演出的观众却很多。应焦作市文广新局邀请,拥有获得河南省第八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孟亚非和三等奖曹新芳等优秀演员的武陟郑小青豫剧团(以下称郑小青豫剧团)来到我市的周末大舞台,为戏迷们献上了一场看家好戏《五世请缨》。

  郑小青原是武陟县豫剧团的一名专业演员,十几年前为了弘扬豫剧文化,成立了一家戏曲学校,后来又成立了郑小青豫剧团,剧团兴盛时,有演员80多人。

  孟亚非是郑小青之女,从小就喜欢唱歌和表演。受母亲影响,孟亚非走上了艺术之路,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河南大学,主攻歌剧专业。今年26岁的她,获得了诸多荣誉:“西航杯”国际中国唱法音乐节民族唱法金奖、河南省首届光大杯戏曲声腔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戏剧文华奖表演二等奖、河南省第八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目前,孟亚非在中原文化艺术学院任职,是一位大学老师。空闲时间,孟亚非仍随郑小青豫剧团一起演出。孟亚非说,郑小青豫剧团致力于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至今已排演剧目20多部。

  今年8月,孟亚非和母亲的爱徒曹新芳代表郑小青豫剧团,参加了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河南省第八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因为对戏曲的爱,即使在传统戏曲市场不景气、大量豫剧人才流失的情况下,母亲也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仍在困难中坚守。目前,剧团只剩下30余名演职人员,由于剧团的资金紧张,员工的工资主要依靠贷款。”孟亚非说。母亲的执着让她心疼,她觉得有必要替母亲去完成一些使命:将民营剧团推出去。

  为了让剧团引起社会的关注,今年7月,孟亚非以郑小青豫剧团青年演员的身份,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的戏迷擂台赛海选活动,并获得了开封赛区总决赛冠军。在梨园春第908期全国戏迷擂台赛初赛录制现场,孟亚非介绍了郑小青豫剧团的发展之困。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郑小青豫剧团的故事触动了江苏常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成大,他通过常州的河南商会联系上了孟亚非,并于10月10日来到了郑小青豫剧团,慰问演员,还资助了剧团10万元。徐成大对孟亚非说,若身边有家境特别困难上不起学校的孩子,他也愿意帮助,并约定春节前夕邀请剧团到常州演出。

  10月22日,孟亚非带着父母来到梨园春复赛现场,为栏目组送上锦旗:“一期节目救活了一个剧团,内容接地气收视聚人气”。评委范军幽默地说:“我们不仅仅知道有武陟油茶,还知道武陟有个郑小青豫剧团。”

  “民营剧团光靠企业赞助是不行的,我们要自身强大起来,排出更多的优秀剧目奉献给广大戏迷。同时,希望政府对民营剧团多多扶持。”孟亚非说。

  图为郑小青(右)与女儿孟亚非(左)。

  (本报资料照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