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打铁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活儿。铁匠以铁为原料,只凭手中一把小小的铁锤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铁匠铺一般设在简陋的小平房里,这里每天炉膛通红,风厢声、敲打声,还有那产品定型后的淬火声……叮叮当当之间,锄头、菜刀、斧头、凿子等各种铁器就像变戏法般一件接着一件出来了。
10月30日,记者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阳邑村一家铁匠铺,采访了铁匠程道保。
今年51岁的程道保从小就对打铁充满兴趣,属于铁匠铺的门里徒弟。他的父亲程长成从14岁开始学打铁,当了60多年铁匠,手艺超绝,远近闻名,只要有样品,啥铁器都能打出来,一辈子没有碰到被难住的活计。1980年,15岁的程道保初中毕业后,开始跟着父亲在村里的铁匠铺当学徒,学到了父辈们打铁的绝活。
30多年过去了,程道保农忙时打农具,农闲时打斧头、菜刀等木匠工具和生活用具,近几年兴起根艺热,他又开始打制木雕工具。如今,程道保已经是全国铁匠圈里的“名人”,他打制的铁器十分俏销,他开的网店“阿加百年铁匠铺”生意红火,尤其是他打制的木雕工具更是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程道保说,过去,基本上村村都有铁匠铺,打农具、修农具。那时,仅阳邑村就有六七家铁匠铺。由于铁匠活既脏又费力气,加上机制农具、生活用具随处可以买到,铁匠铺生意惨淡,许多铁匠被迫改行。如今,全焦作的铁匠铺已屈指可数了。
谈起铁匠行当的未来,程道保忧心忡忡。他说,打铁匠一年四季围着火炉忙活,手上长满老茧,每天穿着被铁花烧成破洞的烂衣烂裤,年轻人根本瞧不上这门手艺。现在咱焦作的铁匠都是像我这样50来岁的人,等我们老了,掂不动打铁锤了,估计打铁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