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通过赴许昌、南通和扬州的学习考察,我深深地感受到三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迅猛速度和浓厚氛围,同时也认识到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面临的压力。”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工业发展与三市相比,在产业基础、经济体量、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个别方面甚至不具有可比性,但三市在工业发展的路径、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非常值得我市借鉴。
吴军说,为充分运用学习考察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圆满完成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市工信委制订了7项工作方案,全力助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
大力培育和提升产业发展。推进“443”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4个优势产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发展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上档升级。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强扩张能力、可持续盈利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我市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达产、洽谈项目抓签约、新上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快上、争取项目抓落实”总体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围绕完成年度工业经济增长目标,建立企业运行台账,做好分析工作;帮助企业适应环保形势,保障企业正常运营;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把握市场动态和工业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分类指导企业规避风险。
抓好企业服务。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效破解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的信心。
抓好信息化工作。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水平。
抓好企业改制和企业搬迁工作。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按照“多重组、少破产”原则,稳妥推进僵尸企业脱困重组,盘活企业资产,激发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区企业搬迁工作。
抓好企业培训。组织实施“千人百户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升100户企业、1000名企业家综合能力素质;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上市等内容,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继续推动完善市级领导分包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出台《焦作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工业十大项目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借鉴经济强市的先进经验,制订支持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面落实“28条”意见,对各县(市)区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