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维持不建议就“邮件门” 起诉希拉里的结论
联合国驻马里维和部队遭袭 致数人伤亡
杜特尔特要求菲警方 取消与美国军火交易
“护网利器”
“博士快递哥”需要多维价值认同
“老漂族”
别让“一元购”游离于监管之外
不能自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老漂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家庭第三代而背井离乡,来到子女生活工作城市的老年人。当我们走进城市的许多小区、公园,总会遇到一些从外地而来,帮助儿女带孩子的老人。近日,记者走访了不少“老漂族”家庭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但现实是“老漂族”这一群体依然在不断扩大。而这一矛盾的背后,更多是儿女们的无奈。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请您畅所欲言。

  【观点1+1】

  @zi色feng铃:“老漂族”由时代催生而来,老人和儿女的无奈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儿女要忙工作,分身乏术,只好求助父母,毕竟家庭事业两者不好兼顾!

  @刚柔v:人老了还要离乡背井,成为“老漂族”,老人很无奈,儿女更无奈,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为“老漂族”妥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如社保、医疗等难题,将是所有人的悲哀。

  @公务猿要懂法:“老漂族”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出子女无法照顾孩子的无奈。比如,现在很多中、小学校下午早早就放学了,可很多家长还处在工作时间,这一矛盾无法有效化解,子女没办法,只有让自己的父母背井离乡帮助照顾孩子了。

  @水晶小草:“老漂族”本该在家乡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但子女在城市生活不容易,“老漂族”为他们分担生活压力,也为城市增添了更多温馨与亲情。

  @奥格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笔者希望做儿女的能体会到老人的辛苦,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多分担一些家务,千万不要把老人当成“免费保姆”。

  @雨中漫步2A:“老漂族”需要社会各界提供贴心服务,多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照顾家庭。所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老漂族”问题的根本所在。

  @河北白帆:儿女在外地打拼,既要忙事业,还要照顾孩子,生活确实不容易。如果父母的身体和经济条件允许,应该多为儿女排忧解难,这样既能发挥老人的余热,又能在孩子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做个“老漂族”又何妨?

  @胜平王大头:孝道,是亲人与亲人之间融合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修复。父母一天天老去,正是子女反哺之时,希望天下的子女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让“老漂族”收获最美的“夕阳红”。

  @晓平王:在全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抓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机会,使更多年轻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若如此,“老漂族”就不必离乡背井,奔赴一场没有乡愁的“生活约会”。

  【下期话题】

  旧衣回收箱暗藏“黑匣子”

  自去年起,四川省内江市城区部分小区陆续出现以“爱心捐赠”为名的旧衣回收箱,居民们捐赠热情颇高。但据《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出现于内江市多个小区的“协会”是冒用内江市志愿者协会或内江市中区志愿者协会名义,在开展旧衣回收活动。冒名的内江市萤火虫志愿者协会声称捐赠了一批旧衣到资中县的“重龙敬老院”,但敬老院并未收到旧衣服。此外,还有人自称是浙江一家公司在内江市回收旧衣捐向贫困地区,并声称正在和内江市残联谈合作事宜,即将获得批文,但内江市残联向记者证实,并没有类似的合作洽谈。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