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记者的誓言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播焦作好声音 讲好焦作好故事 树立焦作好形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1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播焦作好声音 讲好焦作好故事 树立焦作好形象
——全市新闻战线庆祝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发言摘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学桦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郭再杰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赵举和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郑长太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杨法育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站位时代高度 讲好焦作故事

  河南报业集团驻焦作记者站站长 陈学桦

  今年年初以来,河南报业集团驻焦作记者站紧紧围绕焦作提出的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坚持“时代高度、中原向导”的办报理念,践行“新闻为本,好稿立站”的工作思路,在新闻报道、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与报社编委会协调沟通,积极推荐刊发焦作重点稿件。今年1~10月份,《河南日报》刊发包括《焦作:工业强市战略再出发》在内的头版头条稿件8篇,在头版二条以及其他版面头条位置刊发多篇稿件。同时,重点关注了“维和英雄申亮亮”“最美导游韩滨”,报道了“优秀共产党员杨法谊”,向全省人民展示了焦作新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形象。

  二是编辑出版《河南日报·焦作观察》,为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焦作搭建了新平台。《河南日报·焦作观察》于7月29日顺利出版,迄今已编辑出版12期,刊发了包括北山治理、大气污染整治等重要报道。其中,武陟慈善工程、修武“暖心工程”等报道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的积极评价。

  三是抓住重要时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集中力量传播焦作声音,体现“焦作元素”。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期间,河南报业集团驻焦作记者站及时有效地传播了焦作好声音、讲述了焦作好故事、树立了焦作好形象。在市委宣传部和报社编委会的统筹协调下,记者站提前谋划,做好选题,写好稿件。自10月23日起,在《河南日报》重要版面连续刊发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党代会召开前,记者站积极与上会记者联系,请他们在会议报道中多多体现“焦作元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工作,关注热点问题;办好《河南日报·焦作观察》,做好主题策划;加强业务学习,实现精准传播,努力实现记者站工作的新突破。我们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支持焦作市委安排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地向省委和全省人民传播焦作好声音、讲述焦作好故事、树立焦作好形象,为建设“四个焦作”,让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弘扬时代旋律 凝聚发展力量

  河南电视台驻焦作记者站站长 郭再杰

  河南电视台驻焦作记者站记者要围绕焦作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高举导向旗帜,弘扬清风正气,传播焦作声音,营造干事氛围,在央视和省台的荧屏上,在省广电局旗下的全媒体平台上,留下深刻的焦作印迹。

  今年前9个月,河南电视台驻焦作记者站在焦作广播电视台外宣部的配合支持下,共在省台《河南新闻联播》等各类新闻栏目中播发有关焦作的新闻稿件近300条,其中向党代会巡礼篇《焦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导游韩滨的最美瞬间》《焦作:项目建设提速工业经济》《焦作:实施最严格的污染防治举措》等主题报道都以头条形式重磅推出,既展示了焦作市委、市政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又反映了焦作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四个焦作”建设的生动实践。另外,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发稿近30条,值得一提的是9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单条播出的《河南:因势利导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片子,时长近2分半钟,节目中唯一使用的例子是博爱金杯蔬菜合作社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焦作市委、市政府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资金帮扶和贴心服务。

  当前,焦作市委、市政府正努力建设“四个焦作”,提出焦作要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发展目标,焦作的广大干部群众都以满腔的热情、百倍的干劲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推动工作、干事创事。

  可以说,焦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面对今天的大好局面,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是驻焦媒体责无旁贷的职责。河南电视台驻焦作记者站一定要一如既往地做好谋划选题工作,充分宣传报道好优秀典型,采访好、报道好、宣传好山阳大地上的先进经验、感人故事和工作成绩,更好宣传焦作、推介焦作,打造更多精品,推出更多力作,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怀揣新闻情怀 耕耘第二故乡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驻焦作记者站站长 赵举和

  我198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到今年已经整整30年。3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我认为,记者应该是一位社会观察者,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守望。记者也是一名历史的记录者,在所有重大的历史时刻,都要有记者的身影。可以说,记者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写下了初稿。记者还是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传播文明,传播理性,传播亲情,传播关怀。记者更应该是一名民主、文明、进步力量的推动者,传播社会正能量,讲述社会好故事。

  2002年,经过台内部岗位竞聘,我有幸被派到焦作站,担任站长一职,今年已是我到焦作工作的第14年。14年来,我有幸见证了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也有幸成为媒体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这方热土的群众鼓与呼。在我采写的大量新闻报道中,展现了焦作市各级领导带领全市人民,为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为群众安居乐业做出的伟大成就。

  作为一名党台记者,作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党员,我秉持“党媒姓党”的原则,积极传播省委、省政府的声音。作为一名驻焦作的记者,我始终坚持“传播正能量,帮忙不添乱”的理念,配合焦作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自己的采访报道活动。

  在焦作工作多年来,我深刻感受到,焦作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也是驻站记者的福地。我采写的《沟通零距离》《党在我心中》两篇稿子,分别获得当年中国好新闻三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新一届焦作市领导班子,结合焦作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驻站记者,我将不忘初心、努力工作,传播焦作好声音,讲述焦作好故事,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鼓与呼。

  胸怀全市大局 奉献广电力量

  焦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郑长太

  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5月份以来,焦作广播电视台重点做了三项工作:

  第一,围绕中心,紧跟市委,紧紧围绕王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化新闻报道主体业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文艺晚会等载体和会议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全市共识。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扶贫攻坚”“北山治理”“污染围城”“大气污染防治”“六城共创”“建市60周年”“申亮亮英雄事迹”等方面,焦作广电先后制订实施了16个宣传报道方案,组织开展了近20个系列报道,累计安排近40路记者通过明察暗访,拍摄收集资料,先后制作播出了《大气污染暗访片》《决战大气污染》《他山之石》等20多部专题片,宣传比重占新闻总时长的65%。

  第二,充实队伍,完善奖惩,外宣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年初以来,焦作广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密集、对上联系广泛等优势,抽调8名业务精英,配合省驻焦记者站专门做外宣工作,拿出10万元加大外宣工作奖励力度。截至今年10月底,广播、电视累计在中央、省级媒体发稿近1000条,其中,在央视发稿30条,在央广发稿60条,发稿数量和位次均居全省先进台行列,为我市“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第三,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内部机制改革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焦作广电通过重塑管理架构、明确频道定位,进一步整合了资源,激发了活力。一是细分节目资源,打造专业频道,改版后各频道节目变得更加贴近民生、接地气,自采节目量提升了2倍、自办栏目数增至原来的1.5倍;二是加大绩效考核,激发内在活力。改革以来,全台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量明显增加的基础上,还多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在18天内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建市60周年主题晚会”的策划、演出任务;在3天时间内完成了“省直机关学习申亮亮英雄事迹报告会”在郑州举行的相关工作,充分展现了焦作广电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面貌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三是干部能上能下,全员竞聘上岗。中层干部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干部任用机制更加灵活。

  接下来,焦作广播电视台将以贯彻这次座谈会精神为契机,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上下功夫,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上下功夫,在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上下功夫,深入扎实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负重奋进促发展,为焦作的改革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牢记神圣使命 提高引导水平

  焦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杨法育

  近年来,作为市委机关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焦作日报社始终坚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坚持党报姓党,努力当好市委的喉舌。做优新闻是立社之本。做优新闻,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工作标准。政治立报,特色兴报,精品强报,这是我们始终遵循的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焦作日报社必须牢牢把握两点: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紧跟、跟紧市委、市政府,及时、准确、充分地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二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建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长效机制,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上,在焦作建市60周年的宣传报道上,在“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的深入开展中,我们吃透市委的意图,把握读者的需求,在渠道选择上下功夫,在表现形式上求突破,浓墨重彩,高潮迭起。

  第二件事,坚持把报社的事业发展起来,建好舆论主阵地。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改善办公条件,更新印刷设施,丰富采编手段,尤其注重对“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建设、把握和使用,用先进传播手段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现在,焦作日报社已经由过去的一个地方变成三个地方,分别是老报社、新报社和占地100亩的报业传媒基地。目前,报业传媒基地的一期工程印务中心已经竣工,并于11月1日投用。现在,读者看到的《焦作日报》《焦作晚报》,全部是用新设备印刷的,印速更快,版面更美。

  第三件事,坚持狠抓经营创收,确保广大员工的工资待遇稳步提高。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新媒体冲击的不利条件下,我们牢牢树立做大经营是富社之路的理念,充分认识宣传媒体的产业属性,认真把握省委、市委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围绕主业,夯实基础,把报社媒体的经营做好;另一方面,拉长链条,多元并举,以扩大经营来建设富裕报社,以更加富裕的报社来保障新闻使命的高质量完成。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必将对焦作日报社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意义,我们要认真把握市委的意图,深刻领会王小平书记的指示,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围绕发展来创新机制,用发展的眼光来考量机制。要敢于、善于突破机制的障碍,把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树立全面的科学的人才观,既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又要善于培养人才、成就人才。要做好现有人才的培养,强化各种培训;要做好战略人才的储备,立足长远发展,招揽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报社发展备足后劲。坚持高标准,明确新要求,实现新突破,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需要,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凝聚强大正能量。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