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强化责任担当 突出转型发展
转型有道 升级有方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将有大动作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市铁路项目建设领导 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十一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我市召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会议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系列评论之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评论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就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既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更高发展境界的一种真诚追求。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就要在生态建设上,大生态定位,大规划布局,大资金投入。扬州按照大生态定位要求,实施“不淹不涝”“活水清水”工程,“绿杨城廓新扬州”三年行动计划,“三拆三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老小区、老街巷等“八老”改造,让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许昌大手笔改造治理城市河道,仅用时25个月,就打造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实现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目标,绿色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就要在生态建设上,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许昌生态城建设,全市统一规划设计,分县(市)区实施建设,保证工程建设协调一致、高效推进。扬州投资百亿打造“清水活水”工程,水利、住建、城管等部门和各城区,统一步调,一年时间,河道变成了“清水走廊”。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就要把良好生态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把碧水蓝天作为最大的生态福利留给城乡居民。扬州把城市中最好的地块用于生态工程,建成了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蜀冈生态休闲公园、扬子津生态休闲公园等一批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南通坚持生态治理和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并重,打造濠河生态区,把绿色、文化资产变成百姓的生态福利。

  坚持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是谋求焦作更高品位、更高水准、更高境界发展的科学路径。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绿水青山,对焦作来说尤为重要,守住了绿水青山,就守住了金山银山。我们要咬定绿水青山不放松,真正把焦作建设成为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持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是建设美丽焦作,谱写好中国梦焦作篇章的现实要求。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既顺应当今世界绿色潮流发展的时代要求,策应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更是源于对我市市情和自身优势的科学考量。绿水青山是焦作最大的资源和后发优势,我们必须坚定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将生态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坚持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十一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让焦作在中原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加出彩,让焦作人民在山川秀丽、风景如画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