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刚柔相济 功练缠丝
共练太极 同享健康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十五)
微电影《龙缘太极》获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优秀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练太极 同享健康
——2016年焦作市“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薛爱萍夫妇(中间一组)和另外两个家庭正在比赛。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梁艳艳和梁馨予正在比赛。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王乾升、司怀荣夫妇和外孙廉政谕正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由市文明办、市体育局、市妇联主办,市武术协会等单位承办的“赊店元青花杯”2016年焦作市“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于11月6日上午在市体育馆举行。本次活动表演的项目有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太极单刀等,表演精彩纷呈。

  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描绘的美好蓝图。通过这次“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不难看出太极拳已走进普通市民家庭生活,成为老、中、青、少等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共同爱好和追求。

  本报记者从中采撷了一组镜头,以飨读者。

  王乾升:弘扬太极文化 传承太极拳

  在此次“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中,王乾升家庭表演的陈式太极拳博得了众人阵阵喝彩。只见王乾升、司怀荣夫妇二人行拳刚柔相济、开合有序、中正安舒、松柔慢匀。其外孙廉政谕表演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轻灵圆活。祖孙三人配合默契,整齐又富有变化。

  说起王乾升、司怀荣夫妇,两人均为太极拳大师陈小旺的早期亲传弟子。自1974年跟随陈小旺大师习练陈式太极拳以来,迄今已40余年,他们夫妻相互勉励,坚持不懈苦练拳艺,潜心研习太极拳理论和太极拳拳法,共同探讨太极拳的奥妙。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刻苦钻研,他们熟练掌握了陈式太极拳桩功、缠丝功、陈式太极拳九式、十九式、三十八式、老架一路、老架二路、新架一路、新架二路、太极刀、太极剑、春秋大刀、太极推手技法及系统的太极拳理论,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教拳方法,为推广太极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王乾升受陈小旺大师委托,组织筹建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负责对会员进行太极拳培训。同年,司怀荣组建火车站太极拳辅导站,积极组织学员研习太极拳,并参与各种太极拳活动,被市武协评为我市优秀辅导站。多年来,二人为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无私奉献,教授学员千余人,所教弟子在各项太极拳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对太极拳长期的研究和习练,以及对先辈所传的珍贵拳论拳理的参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王乾升、司怀荣二人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桩功和缠丝功为基础,结合理论性指导教授太极拳各种套路的独特教学模式。

  廉政谕自5岁跟随王乾升、司怀荣夫妇习练太极拳至今,寒来暑往,不曾懈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廉政谕多次在各种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获得第八届国际太极拳大赛金奖、“体彩杯”太极拳比赛一等奖;2016年,在全国太极拳精英邀请赛上,分别获得拳、刀金奖。

  赛后,面对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骄人成绩,王乾升谦虚地说:“我们参赛一是为了弘扬太极文化,更好地传承太极拳;二是以武会友,以赛促进步,以拳促和谐。在大赛中与大家交流切磋,以求博采众长,补己不足。同时,在备赛期间,更增强了我们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薛爱萍:太极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可对我来说,真正开始关注、学习太极拳是在一年前的5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加入了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龙源湖辅导站,和大家一起习练太极拳。”薛爱萍家庭在2016年焦作“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中取得一等奖后,她如是说。

  薛爱萍和丈夫周国林在比赛中表演的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说起自己的学拳原因,薛爱萍表示,因为当时身体不太好,走路时间长了两腿酸痛,一次在龙源湖公园散步时,看到太极拳教练张河龙正在教拳,她和丈夫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在习练太极拳的队伍后面练拳。两个月后,薛爱萍的身体悄悄发生了变化,部腿和腰部的酸痛感渐渐减轻了,心情也逐渐舒畅。“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景致都不一样了,一切都那么美。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早睡早起不再是难事,身体上的不舒服逐步消除,体质增强、精神焕发,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薛爱萍说。

  在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龙源湖辅导站,有四五个家庭组合,他们都是一家两口或三代人在这里练拳。在这里学拳,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会长杨建平和教练张河龙不仅会教授拳术,还不厌其烦地讲授陈式太极拳的要领知识、核心运动形式、运动中的平衡、定式中的气沉丹田等拳法要点和拳理,一次次给大家逐一正架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龙源湖辅导站在今年9月份合肥举行的2016年中国太极拳精英赛中,在180多支代表队2000余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弘扬太极文化、传播太极拳,让我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太极拳的无穷魅力,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太极拳,让我们各个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温暖。我们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的太极拳团队,每天迎朝霞、送黄昏,激情高昂地刻苦训练。”薛爱萍说。在2016年焦作“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中,该辅导站参赛的3个家庭再添佳绩,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梁艳艳:太极拳为我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

  “坚持学习太极拳不仅给我带来了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让我们家庭更加和谐。太极拳既是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我们共同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一同进步,享受这幸福生活。”作为此次活动中一等奖获得者,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推荐的家庭组合梁艳艳和侄女梁馨予如是说。

  据了解,在2016年焦作市“和谐家庭”武术太极拳(剑)健身展示交流活动中,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推荐了6个家庭参加比赛,其中,5个家庭获得一等奖、1个家庭获得二等奖。

  “与陈式太极拳结缘已有5年多了,太极拳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没有见过的美丽风景。几年来随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神奇变化,随着对太极拳理论的不断领悟,越练越感到太极拳奥妙无穷,越练越感到生活离不开太极拳。”梁艳艳说,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在推广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和谐家庭建设,动员家庭成员共同习练,使家庭成员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身体状况有明显改善,还促进了家庭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家庭关系更加融洽,家庭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会有迷茫。当梁艳艳练拳感到很辛苦,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侄女梁馨予练拳后带来的变化又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在习练太极拳之前,梁馨予身体状况不佳,一度影响了学习成绩。自从开始习练太极拳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太极拳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家庭生活,更是一种人生心态,让我们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太极拳走进家庭,就是给我们送来最实惠的文化大餐。”梁艳艳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