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的一生,都与算账和算盘结缘。他在工作中经常召集有关人员到他的住处,围绕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边拨算盘,边思考酝酿。他要求党员干部“学会做共产党的商人”,要有“掌柜”的态度、当家的态度,要会打“算盘”,还要学会打“大算盘”。
陈云同志所说的“算盘”,其实是一种考虑和看待事物的思维和方式。打好“大算盘”是指在谋划部署、做事行动上要有高度、有远见,拥有大局意识,能够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驾驭复杂的形势和局面。
这“算盘”说起来简单,不过打起来恐怕也不大容易。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非但不擅长打“算盘”,有的甚至还经常打错“算盘”,引进个项目,不等仔细考察论证就匆匆上马,造成“短命”工程频现;发展地方经济,还没等完全起步环境就污染一大半;实施一个政策,早上张贴公告,晚上就下令取消。如此种种,均是领导干部缺乏远见与眼光的表现,“算盘”倒是被他们打得啪啪响,可惜最后都打成了“混账”“烂账”。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和统筹能力,心里随时都要装个“大算盘”,针对地方发展、经济建设、民意调研等事项,要时常算算,细细琢磨,认真思虑,确保心中有数,把政治账、经济账和民生账算好算透,防止作出的部署和政策脱离实际,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损害,做到既谋一域又谋全局。
要打好“大算盘”,尤需警惕两种心态,即浮躁心态和狭隘心态。“掌柜”当得好不好,“算盘”说了算。一方面,要摆脱唯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和短命思想,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杜绝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急躁心态,多作利于长远的打算和部署;另一方面,要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狭隘心态,新官要敢于面对现实,既记“新账”,又理“旧账”,牢固树立“功成不必我在”的理念,坚持一副“算盘”打到底。
当然,在“算盘”打好后,更重要的还是要一以贯之抓落实。其实,一些规划部署都比较健全,但往往因为蛮干、不善干,让规划在落实中打了折扣、让部署在行动中变了样子,成了没框的算盘珠——全散了。要保证“算盘”不散架,需要领导干部既善于算又善于干,既算好“账”又结好“账”,努力在精打细算和真抓实干中做个好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