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聚起加快“五个示范区”建设的智慧和力量
示范区召开辩论大赛动员会
“第一书记”送温暖
奏响项目建设主战场最强音
图片新闻
示范区加快公路绿色廊道建设
技术帮扶 助民致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书记”送温暖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来了,来了,魏书记他们来了!”“快让魏书记他们进屋坐。”“魏书记真是给我们村里办了不少实事。”11月11日一大早,宁郭镇杨梧槚村村委会院里,村民们一边议论着,一边热情地招呼着。

  村民们称赞和等待的是示范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下派干部、杨梧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永军。这次跟魏永军一起来的,还有河南焦郑黄河大桥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们专门来给村里两个困难户送温暖。

  今年64岁的村民李平稳,儿子去年遭遇车祸去世,儿媳改嫁,留给他一个未满五岁的小孙子,而且老伴长年患病,全家人靠四亩地维持生计。村民李双全,今年50岁还未成家,身体多病,靠两亩地勉强度日。魏永军到该村后,一直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后经多方联系,魏永军促使河南焦郑黄河大桥开发有限公司与这两个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

  “今天焦郑黄河大桥公司领导来给你们送慰问金了。”将1万元现金递给李平稳和李双全后,魏永军说,“我们都替你们想好了,拿着这笔钱,每家买头牛,将来靠养牛脱贫致富。”拿着钱,两位村民连声道谢。

  看望困难户之后,魏永军并未急着离开,而是提议到正在修建的村卫生所和小学看看。原来,杨梧槚村有1800多人,居然连卫生所都没有,这给村民看病就医造成极大不便。刚到村里没有半个月,魏永军就一趟趟往宁郭镇卫生院、镇政府和示范区卫生计生委跑,协调关系,与村干部一起办理相关手续,最终争取配套资金13万元,在村委会大院西侧选了一块地。如今,卫生所正在装修,马上就可以交付使用。

  落实好卫生所的事,魏永军又来到村小学施工现场。原来的村小学只有一栋两层教学楼,孩子们连个运动场所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魏永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次往区社会事业局跑,一遍遍向领导汇报情况,最后争取资金300万元,将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一栋三层教学楼和一个体育场。目前,教学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中午时分,见到魏永军的村民们纷纷热情招呼他去家里吃饭,但都被魏永军婉言谢绝。“咱来村里的目的就是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信得过咱。”军人出身的魏永军对记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