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因户施策,完善扶贫机制
市医疗卫生精准扶贫 巡回义诊公益活动启动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十一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各巡察组进驻单位及举报方式一览表
严格落实整治措施 确保大气污染整治到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户施策,完善扶贫机制
——武陟县大封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何京辉 陈 森

  “手术很成功,我的身体正在恢复,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下地干活了!”近日,记者在武陟县大封镇采访时,该镇前孔村贫困户苗天喜欣喜地告诉记者。

  苗天喜因骨折留下了后遗症,在大封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不仅免费治好了病,对生活也重新树立了信心。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封镇党委、政府根据苗天喜的家庭情况,积极落实“慈善+健康”扶贫政策,多方协调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苗天喜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同时,积极联系该医院在大封镇开展“健康进万家”医疗救助活动,为600余人次进行了免费体检。

  “慈善+健康”扶贫,是大封镇因户施策,完善扶贫机制的一个缩影。

  大封镇镇长贾立新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封镇针对辖区贫困户,制订了“一户一策”帮扶工作方案,通过完善“私人订制”扶贫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慈善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工作模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年初,该镇帮助前孔村贫困群众成立了永和种植合作社,鼓励贫困群众发展木耳种植业;在老催庄村建设怀药加工扶贫基地,很多贫困群众发展起了家庭手工业。在得知前孔村贫困户韩马七缺乏脱贫技能后,该镇积极帮助他加入该村木耳种植合作社,并承包了一个木耳种植大棚,大力发展木耳种植产业,每年有望增收2万元。

  在积极开展产业扶贫的同时,该镇在辖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优先聘用贫困户进入企业工作。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在河南长江肉联有限公司、鑫诚怀药、地黄宝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全镇近30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前孔村贫困户韩马七的妻子杷迎春,在前孔村农产品加工厂找到了蔬菜粗加工工作,月收入1500元。“如今,俺家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等木耳收获时,还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杷迎春说。

  “如今,该镇的扶贫机制更加完善,贫困群众可以选择更多的‘扶贫套餐’。”该镇副镇长李洪峰说,为进一步提高产业帮扶的扶贫效果,该镇还针对鹌鹑饲养、怀药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等10余个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贴息贷款、风险兜底、产业发展指导、贷款担保等服务,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为帮助贫困群众在思想上脱贫,该镇完善“思想+文化”扶贫机制,统筹全镇文艺资源,成立了大封镇清风岭民间艺术团,多次深入各村,以戏剧、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在全镇营造了“要扶贫,就要使精神先脱贫”的浓厚氛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