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双11”网购热潮还未消退,元旦、春节邮件包裹寄递的高潮已经开始酝酿,为此,市邮政分公司、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国家邮政局《关于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当前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近期开始全面加强邮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确保邮政寄递渠道安全稳定运行。
为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制度,两公司要求,认真执行100%收寄验视规定,除信件外,包括国内普通包裹、国内快递包裹、国际包裹、国内国际特快专递、国内国际印刷品、国际小包等所有物品类邮件,收寄时应全部验视,验视合格后还要加盖“验视”戳记或粘贴“验视”标识。同时,认真执行100%实名收寄,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机制的协议客户交寄的邮件外,一律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对相关信息比对核实后录入相应信息系统;认真执行100%过机安检,邮件安检后加盖“安检”章或粘贴“安检”标识。
为严格执行禁限寄物品及临时寄递管制物品相关规定,两公司要求,全面加大对枪支弹药及仿制品、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类、危险化学品类等违禁物品的查处力度。其中,对于化工类产品,要严格执行指定营业网点收寄制度;对液体类化工产品或不能辨别内件性质的物品,一律不予收寄。对发现的危险物品、禁寄物品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在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领导和安保部门,并对邮件和现场进行安全控制。同时,对于重大活动期间,液体类、粉末类、膏状类、电池类、电器类、带定时装置类物品以及低空慢速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类、“炸弹闹钟”等物品均列为临时寄递管制物品,一律禁止寄往活动区域。另外,两公司还提出,为提高邮件规格质量标准,避免邮件发生破损,所有已验视可正常交寄的邮件,必须使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包装。
市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邮政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邮政行业科学、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该公司各单位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监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要求,细化任务目标,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各单位要将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相关要求及时宣贯传达,确保相关管理部门及所有营业、揽收、分转环节人员做到应知应会,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尤其要加强邮件收寄验视的管理,制定有效措施,杜绝违规邮件流入邮政寄递渠道,并认真做好实名寄递工作相关事宜,收寄邮件时要耐心向用户做好解释工作,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