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丨山阳城 上一版3
细数国足那些年的“生死之战”
朴槿惠“闺蜜干政事件”将被拍成电影
羽毛球世青赛落幕 国羽夺五金显底蕴
谭维维王力宏献声《长城》片尾曲
俄罗斯歌剧《伊戈尔王》 压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马晓旭蝉联女超最佳球员
琴 花
阳光照耀莫沟(外一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数国足那些年的“生死之战”
新华社记者 王新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997年十强赛,中国队主场2∶3负于卡塔尔队。 (本报资料照片)
  1997年十强赛,中国队主场2∶3负于卡塔尔队,中国队队长范志毅仰天长叹。
  (本报资料照片)
 
   

  15日,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继续进行,中国男足坐镇主场迎来卡塔尔队的挑战,由于此前比赛仅取得1平3负的战绩,这场比赛可以称得上是国足的“生死之战”。

  “生死之战”对于中国男足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我们现在就一起细数一下那些年国足经历过的“生死之战”。

  时间先回到31年前。1985年5月19日,世界杯预选赛东亚区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刚刚获得1984年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在主帅曾雪麟率领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战中国香港队。在“只要打平就出线”的有利条件下,国足1∶2不敌中国香港队,痛失出线良机。赛后,一些球迷情绪失控,行为过激,酿成中国足球历史上的“5·19事件”。此后,曾雪麟辞去国足主帅一职。

  4年后,中国男足再度出征,但这一次的“生死之战”,大多数球迷只记住了“黑色3分钟”。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在新加坡进行的六强赛上,面对卡塔尔队,高丰文执教的中国队在领先一球的情况下,最后3分钟被对手连进两球逆转。

  时间来到1997年,一批优秀的球员和火爆的足球环境让戚务生和他的国家队雄心勃勃。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倒数第三轮比赛中,中国男足只要在主场击败卡塔尔队,出线希望就能大增。

  然而,在率先打入一球后,中国队居然连丢3球,虽然最后时刻范志毅又为国足扳回一城,但2∶3的比分让中国队出线的梦想几乎化为泡影。这场“生死之战”留给球迷印象最深的就是满场高喊“换李铁”的呼声和“金州不相信眼泪”的悲怆。

  当然,中国队的“生死之战”也有胜利的时刻。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第六场,中国队迎战阿曼队,这场“生死之战”恐怕是无数中国球迷永远难忘的一场比赛。

  比赛第36分钟,李铁精准长传至禁区,李霄鹏头球回做中路,中路包抄的于根伟一脚劲射破门!凭借这一粒进球,中国男足提前两轮锁定出线权,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阶段。赛后,“我们出线了”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回顾过往,“生死之战”似乎成了国足的家常便饭,比赛的结果是赢少输多。如今,国足又一次来到了“生死关头”,而对手还是数次让国足“饮恨”的卡塔尔队,这一次的结果又会如何,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体育专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