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筛查防治工程预防脑卒中发生
第三十五讲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的不良嗜好也在逐渐增多,如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度吸烟、饮酒,失眠等,这也导致破坏身体健康的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其中,脑卒中让越来越多的人谈之色变,发病患者也正趋于年轻化,是我国居民现阶段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由于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下面专门请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给大家介绍一下脑卒中的科普知识,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脑卒中,并预防它的发生。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下面,通过一组数字让大家直观了解脑卒中的危害以及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
目前,脑卒中的死亡率已经超过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一位,是全世界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诊断率、治疗率低下,治疗不规范,这也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5岁,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人群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51.23%,这部分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复发,成为致残性脑卒中;我国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比例高达23%,高于加拿大(7.1%)等西方国家;46.6%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
通过上面的数字,大家可以直观了解到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尤其是高血压这类可控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尤为重要。因此,应对全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普及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黄华说。
进入冬季 遇到中风该咋办?
随着气温的下降,脑血管疾病又进入多发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在这个季节容易出现小中风的突发症状。
小中风在医学上称为轻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出现一些短时间的不适症状,如身体某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说话不利索或突然找不到正确的词语表达,单眼或双眼看东西不清楚或重影,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等。
据统计,我国每3个脑血管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轻型脑卒中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来发生严重脑卒中的可能性极大。为此,黄华特别提醒,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心房颤动及糖尿病等中风高危人群,务必提高警惕,了解中风的早期预警信号,其家人也要学会中风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风急救第一步,发现异常。如出现说话含糊、面部两侧不对称、双臂无法平举等症状,就要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中风急救第二步,一旦发现家人中风,家属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不要搬动患者,尤其避免摇晃其头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将假牙取出,再等待专业救援。
王龙卿
黄华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焦作分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的早期血管内溶栓、脑疝昏迷等危重疾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