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微信朋友圈,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晒辛苦”“比辛苦”,个别党员干部甚至连在群众中念几句上级文件内容都得“晒一晒”,似乎谁晒得多谁就干得多,谁晒得好谁就干得好。(据《人民日报》)
伴随着微信用户群的不断发展壮大,朋友圈却慢慢变了味。眼下,样式各异的“晒”也成了许多党员干部最热衷的“时尚”。一些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渠道“晒成绩”“晒辛苦”,貌似谁晒得多谁就干得多,谁晒得好谁就干得好。
党员干部“晒辛苦”,晒的初衷和目的是啥?究竟该不该晒?依笔者之见,党员干部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辛苦”,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自信,是对自身责任意识的淡化。为人民办实事的党员干部从来不晒,也不会为宣传自己而工作。比如焦裕禄、杨善洲、王在富,他们心系百姓干实事,从来不会把辛苦和成绩晒给大家。同样,只要是心中装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百姓负责的领导干部,也一样不会晒。
党员干部不是“王婆”,工作无须“自夸”。工作是实实在在干出来而不是晒出来的。在笔者看来,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切实提高思想境界,增强责任意识,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切实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当然,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晒一下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天天晒,晒得多了,“辛苦”也就变了味道!只有那些不专心执政为民的党员干部,才有时间在朋友圈里频频“晒辛苦”“比辛苦”,以这样的方式博取别人的同情和赞美,以别人点赞聊以自慰。
说到底,党员干部要多思考“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要晒就多晒晒群众的生产生活、多晒晒群众的所需所盼,少晒一些自己的成绩和辛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把成绩晒在群众的心里、让群众受益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