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武文捷、李晓芳)今年年初以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通力协作,持续推进国地税合作。截至目前,《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合作规范(3.0版)》中属于市、县级税务机关合作层级的44项合作事项中,通过市国地税部门深度合作已初见成效的有43项,正在研讨推进的有1项。通过落实合作事项,市国地税合作实现了“五联动”,有效促进了资源整合,提高了征管效能,降低了征纳成本,优化了纳税服务,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对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纳税服务联动。联合维护纳税人权益。实施纳税人需求联动响应机制,联合处理8起涉及双方事项的纳税服务投诉案件。联合开展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联合对5490户纳税人开展信用等级评定,评定A级纳税人946户、D级纳税人419户。联合推进“银税互动”。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信用支持,通过“银税互动”累计为纳税人提供1863.5万元贷款。联合培训纳税人。联合举办纳税人学堂32期,营改增推广期间组织21场培训,培训纳税人8000余户次,保证了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能够准确掌握相关政策,顺畅办理相关业务。
资源调配联动。共用基层服务资源。全面开放国地税基层资源,8个基层税务分局实现互驻办税服务室,实现了税务场所设立、税务人员分配与纳税人分布情况的双向重合。实行人员交流挂职。全市国地税互派干部挂职交流4人,丰富干部经历,加强税务干部能力建设。联合开展干部培训。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专家,联合举办税务大讲堂3期,培训国地税干部210人次。协同落实营改增。联合成立营改增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纳税人信息传递、信息核实等工作。成立业务交流组,地税部门对原有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进行梳理后,与国税部门对接交流,为国税部门提高营改增行业管理质效奠定了基础。
税收征管联动。协同开展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核定工作,对辖区内的个体纳税人进行联合下户,共计调整定期定额3340户,保证了计税依据一致。联合实施欠税管理,双方累计传递欠税纳税人信息1149户,联合发布欠税公告19户次,共同采取清缴措施69户次,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协同管理非正常户,共同认定非正常户620户,互传单方认定信息2804户,限量供应发票42户。合作征收税款,采取互设窗口和委托代征方式,国税部门为地税部门代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257万元,地税部门为国税部门代征增值税281万元。
分析调查联动。开展建筑行业管理分析。联合开展了全市建筑业企业税收管理调查,融合各自管理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进而形成了《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及不动产转让税收管理指引》,促进行业管理增加税收1369万元。开展税源普查。经过前期共同谋划筹备,9月初正式启动了全市税源普查工作,将进一步摸清全市税情,规范税收管理,夯实管理基础。
营造氛围联动。建立多形式全方位的税收宣传格局,通过联合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共同开设宣传专栏、共同走进电视直播间,全面宣传国地税合作对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作用。双方合作的经验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吸引各类媒体广泛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