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1700多万盲人,从事按摩事业的不足15万人,其中从事医疗按摩的仅有8000多人,在这个群体中推广按摩技术,使他们自食其力、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拼尽全力!”11月11日,在中国盲人按摩学会保健按摩委员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上,当选为常务副会长的马自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这个群体虽然身有残疾,但做某些工作并不比正常人差,特别是在按摩方面。”马自立侃侃而谈,并以自己为例说明按摩事业对盲人脱贫的带动作用。
马自立幼年曾遭遇许多不幸,出生前18天生父病故,出生不到8个月母亲得知他先天性失明后,弃他而去,马自立是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的。童年的苦难,造就了马自立独立自强的性格,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不向命运低头,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12岁起,他先后在郑州、洛阳等地求学,潜心研究按摩技术。“上学期间,由于家里贫困缴不起学费,我就利用暑假在家乡开了保健按摩店,扎实的按摩技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客人,到月底一算账,赚了1800多元钱,而那时我市的月平均工资仅有100多元。”马自立自豪地说。
1992年,20岁的马自立从河南省按摩学校毕业后来到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投身到盲人教育事业。尝到按摩甜头儿的他始终思索如何依靠按摩让盲人脱贫。
为让更多盲人能够掌握按摩技术,马自立经常在市盲人协会开会期间开办讲座,号召更多盲人投身按摩事业,但受限于没有专门的组织,他的努力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
事情在2014年有了转机,那一年,马自立与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杜安禄一拍即合,决定让按摩事业拓宽盲人脱贫路。随后,市残联组织人员到外地进行广泛调研,探索把按摩作为盲人脱贫路径的可行性。市残联根据残疾人地域分布、年龄结构和需求状况,探索出依靠按摩助盲人精准脱贫的工作模式。
“7月21日首期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班结业后,参加培训的49名盲人学员均获得了中级保健按摩师职业等级证书,其中30人与我市相关机构签订了就业协议,9人到武汉、呼和浩特、郑州、洛阳就业,10人实现自主创业。”马自立说。
“通过努力,按摩事业进一步拓宽了盲人的脱贫之路,此次中残联在我市举行盲人按摩学术交流会,目的就是要推广我市盲人通过按摩实现脱贫的模式。”马自立说,“这是焦作盲人的骄傲,我们要与外地的专家学者多交流,充分利用资本、营销等手段,努力打造焦作的盲人按摩品牌,帮助更多盲人朋友走上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