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乡建院等共同主办的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桐梓站活动在贵州省桐梓县茅石镇宁静美丽的山乡——中关村举行。国内建筑设计、旅游规划及实践、乡村创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中国旅游报等多家媒体记者,齐聚中关村,亲身感受复苏中的原生态乡村建设成果和独特魅力,以高远的眼光、包容的态度、开放的理念,共同探讨如何努力打造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的新环境,寻求乡村复兴新生态。记者应邀参加本次乡村复兴论坛,采访了部分专家,他们对焦作乡村复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委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德村志成,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等知名学者、乡村设计师,用精彩的演讲与大家分享乡村保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与宝贵经验,探讨交流中国乡村复兴之路。
德村志成和李永萍均来过焦作考察和交流,对焦作的旅游和乡村复兴有一定的了解。
德村志成说,他与河南很有缘分,多次到焦作,并被聘请为焦作市的旅游顾问。他说,焦作传统古村落资源丰富,许多还在景区内,这对乡村复兴十分有利。乡村旅游,展现的就是文化生活环境,这些资源构成旅游者参观、体验的基础。村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真正的主角,村景应该是资源的主角,村景包括人文和自然景观,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最重要的部分。从旅游策划的角度,乡村应该是大范围的感受、小范围的体验,是一种能让人细品的乡村。
4月24日,李永萍率我国台湾文创产业考察团对修武县的古村落进行参观考察。“修武县在古村落保护方面作出许多努力,古村落真正体现出老百姓的勤劳与智慧,而且具有相当规模,保存较为完整。这些古村落有着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很多厌倦了大城市生活的人,走进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感受时光的倒流。”回忆起焦作之行,李永萍印象深刻。她建议,乡村改造成功要依赖专家团队、活动策划、乡村创客和原住民携手合作,透过政府政策扶持和财政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活化与再生。
我市的乡村复兴也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市政协常委、焦作传统村落保护协会发起人董世坤,就一直关注论坛中专家的演讲内容。他说,我们处在变革的时代,技术和资本结合起来在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休闲需求包括放松身心、亲子教育、家庭分享、圈层社交。然而,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大部分都是低端产品,应按照市里提出打造中国养生地的思路转型升级。大家一同努力,大力发展乡村文创民宿、田园有机餐饮、风物农礼市集和儿童乡土教育基地,解读乡土文化、创意乡村景观、策划乡村活动、开发乡村商品、再造乡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