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静)从今年6月开始,我市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存在的市容秩序乱象进行整治,每周进行专项督导,并在《焦作日报·城市瞭望》周刊上对各区整治进度进行跟踪曝光。经过近半年时间整治,我市城区8条主干道两侧市容秩序有了明显改善,30个列入台账的重点部位、90个依托门店店外经营的夜市摊点得到了有效治理,城区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个别重点部位虽经反复治理,目前整治效果依然欠佳,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解放区锦祥商业街发现,南、北入口处均有数个零散的小摊位摆在人行道上。据解放区城管局的城管队员介绍,在这里摆摊的都是附近农民,年龄偏大,依靠卖菜为生,出于种种考虑,城管部门没有彻底取缔这些摊位,只是限定了摆摊时间,尽量降低其占据公共通道的影响。在锦祥商业街里,记者发现,几乎每个门店都存在户外经营情况。位于北入口附近的一家水果店,占道经营的面积比店内面积大几倍,当市民在水果摊前购物时,其临时停放的轿车、电动自行车往往堵塞道路。位于南入口附近的数家早餐店,临近中午仍在占道经营,人行道上散落着食客丢弃的纸巾和一次性餐具,卫生状况堪忧。
据锦祥花园小区物业办史主任介绍,今年7月份,该小区成立了锦祥商业街管理办公室,安排专人管理商业街内的经营秩序,但在250余家商户中,只有100余家愿意缴纳管理费,其余的都以种种理由拒交管理费,更不愿意接受管理,这是商业街经营秩序混乱的直接原因。
11月13日10时,记者在山阳区塔南路定和村口看到,慢车道和人行道上挤满了出售蔬菜、肉类等的摊贩,过往的行人与购物的市民混杂在一起,道路显得拥挤不堪。记者随机采访了在人行道上卖肉的吕姓夫妇,他们说:“我们知道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会损害城市形象,可是附近没有可以让我们做生意的市场,迫于生计,我们才在这里摆摊经营。”
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在我市城区8条精品路段、30个重点部位及餐饮业夜市“三重”乱象整治中,各城区和市直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切实改善了城区环境。然而,解放区和山阳区个别重点部位整治依然困难重重,究其根源,就在于相关单位没有把责任落实到位,相关政策法规被束之高阁,门前“五包”责任制没有落实,沿街商户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要根治城市管理“顽疾”,就需要借鉴许昌市和扬州市的成功经验,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探索建立“大城管”模式,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真正做到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确保市容秩序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