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县城考核组对博爱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县城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组分两组先后深入该县邮政局、清怡苑小区、幸福湖公园、七街小学、行政服务大厅、电业局等地实地察看,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估该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县城工作。
近年来,该县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县城作为加快“四个博爱”建设,全力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项重要支撑,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容市貌、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教育教化,筑牢市民思想基础。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行动方案》,推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青少年发展为本,大力组织学习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活动,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按照“八个一”活动流程,突出“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先后开展道德讲堂活动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万人。目前,道德讲堂已成为该县弘扬道德精神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
服务民生,改善城市环境秩序。该县制定出台《博爱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博爱县城区背街小巷和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为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该县共规范流动经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2万余起,拆除私搭简易棚1400余处,清理乱扯乱挂2000余处。同时,该县设立投诉平台,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卫生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1%。
完善配套,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该县按照“规划引领、分步实施、配套建设、加快发展”的原则,投入资金9.6亿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水、电、气、道路、街景等专项规划,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新建改造了滨河路、广兴路、纬三路等城区主干道路和清义路、群英东街等城区支路;建成了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湿地公园、滨河游园等公园游园,形成了“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的城市水系;改造了城区供水管网,建成了城区供气管网,供热管网正在加快建设;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雨污管网,全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以上;加大绿化亮化建设力度,城区绿地面积达60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5%;新建改造道路安装路灯3917盏,路灯亮灯率达98%。
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今年年初以来,该县依托20余个乡村大舞台、城区文化广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临时舞台和舞台车等活动阵地,积极举办“中原大舞台”等10多场大型文化惠民活动,参与演出群众近1万人。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认真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动员全县各省级文明单位、各乡镇、各学校通过中国文明网好人线索推荐平台,积极推荐身边人、身边事。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共推荐好人线索4万余次。目前,该县已有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另外,该县还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1家、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家、省级文明单位16家、省级文明村镇1家、市级文明单位22家、市级文明村镇6家。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