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国兴)11月23日,笔者从中马村矿了解到,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该矿从现场管理、隐患排查、质量达标入手,构建安全生产管理新常态,为决胜四季度提供安全保障。
强化现场管理。该矿规定,干部每次跟班下井工作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杜绝值班干部脱岗、饮酒、不参加班前会及跟班干部不清楚本单位施工地点存在的隐患等现象。同时,重点抓好27021工作面、39061运输底抽巷的顶板管理、生产组织的巡查,对不能确保安全的地区停止施工。在机电运输方面,采取“走动式”检查、验收,严查事故易发的斜坡道运输等环节,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联动排查隐患。为实现安全事故“零目标”,该矿组织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排查,严抓边远地区、特殊地点以及冬防筹备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做到现场发现、当场处理、立即整改。组织隐患梳理汇总,建立近、中、远期整改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消灭反弹性隐患,从源头防控事故的发生。
严格质量标准。该矿重点抓好39、27地区10余条巷道的质量标准化集中整治,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达标专项检查,成绩纳入“双基”考核,调动全员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积极性。同时,在区队实行标准化“月度对标评比”,结果与分管领导、机关科室绩效挂钩,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夯实第四季度安全生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