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近年来,示范区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原则,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备的文化服务新格局,保障了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建设等,示范区专门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示范区“强基础、建网络、抓完善”,推进区文化馆和图书馆、乡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建设。目前,依托示范区生态公园、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区文化馆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依托韩公教育园区建设的区图书馆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六个乡镇(街道)精选六个试点村(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杨庙镇阳邑村、文昌街道孙村、宁郭镇邱庄村、文苑街道史平陵村、李万街道北李万村),正在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推进试点建设,示范区还筹集16万元建设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组织观摩、互评互比的方式进行发放。
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快推进“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通知》精神,示范区坚持以“有声势、有组织、有场所、有产品”为目标,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为抓手,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为依托,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确保“百姓文化超市”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该区在社会事业局设立“百姓文化超市”服务联络台,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区域网络的管理、更新和日常维护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资源整合上传工作;在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设立服务联络点,目前办公场所和专职管理人员均已确定。
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共开展广场舞、太极拳等群众文化培训活动30余场。目前,全区共有100多支广场舞队伍、20余支太极拳习练队伍、30多个戏迷活动点,各类文化活动组织根据乡情村情,经常开展特色活动。特色文化品牌正在逐步形成,每年的春节文艺节目会演已经成为全区年度文化盛事,文化社团组织争相在这一平台上展示;苏家作龙凤灯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式表演,展示了示范区的风采;文昌街道盘古队参加市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苏家作书画家作品年展在全区具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