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卢晶晶)日前,在我市举办的“新征程 新作为 大气污染防治 污染围城整治 北山治理”颁奖晚会上,市工商局“废品围城”督导组被评为先进集体。
据了解,市工商局按照“属地管理、以区为主、区县联动、部门配合、合力攻坚”的原则,在划定的焦作市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行政区域以及区域边界向外扩展2公里涉及博爱、修武、武陟县的交界地带,开展“废品围城”专项治理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清理整顿废品收购站点480家。其中,取缔清理417家,搬迁清理37家,规范整改26家,新建示范站点6家。
在工作中,该局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明确任务,严格治理。按照要求,对无证经营、经营场所不达标、无环境评估和位于主次干道200米内的站点,一律予以取缔和搬迁清理,对合法经营、符合要求的废品回收户,一律规范管理。二是全面排查,建立台账。为尽快掌握数据,力求把排查工作做细、做到位,通过采取城区自查、工商登记筛选、督导组明察暗访、群众举报等多种方法,建立台账,明确整治方式、清理时限、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挂图作战,逐项整改销号,为下一步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严格督导,定期奖惩通报。市工商局在开展督导工作时,分别围绕标准抓督导、围绕进度抓督导、围绕难点抓督导、围绕热点抓督导,努力提高整治效果。截至目前,排查确定的6家投诉点已全部治理完毕。四是疏堵结合,和谐治理。开展“废品围城”专项治理行动,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既要对违规的商户进行清理整治,又要保持社会稳定。9月份以来,该局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对不理解的商户多次登门拜访,对清理整顿中围观的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屡次打破僵局,圆满完成治理任务。五是合理选址、规范建设。“废品围城”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通过搬迁和规范管理保留下来的只有63家废品回收站。为满足群众生活需要,本着疏堵结合治理、规范管理巩固的原则,在严格整治的同时,新建6个“废品回收利用示范点”。其中,解放区投入资金25万余元,建成一个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废品回收示范站点;山阳区规范原恩村一街废品回收站,改造提升建设占地8亩的示范站点;马村区建成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待王孙侠废旧物资回收中心,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回收中心;中站区一期规划占地30亩的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正在筹建,该市场经营项目涉及废旧纸品、废旧塑料、废玻璃等可回收资源;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投资5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面积44.9亩的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基本实现废品回收、分拣、加工、储存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