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近学许昌 远学扬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集聚创新动力 激发发展活力
抢抓机遇谋发展 创新驱动谱新篇
解放思想转观念 务实重干勇争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跨越发展路径探析·创新篇
集聚创新动力 激发发展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的常温液态奶自动化生产线。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多氟多公司国家级认可实验室。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锐意创新、引领发展的真谛,即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

  锐意创新,发展动力不枯不竭;锐意创新,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当前,焦作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的重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锐意创新。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关键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加快新旧动力转换、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中心任务,顺应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性战略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锐意创新:许昌南通扬州三市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敏锐地把握发展趋势和历史机遇,紧扣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需要,牵牢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超前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研发上谋篇布局,鼓励引导企业坚持走高端化发展之路,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进步对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以此赢得了行业竞争的话语权、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创新兴则企业兴,创新强则企业强。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许昌市2015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量居全省第1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黄河集团依靠创新,先后获得专利520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超硬材料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排名世界第一;森源电气以创新驱动发展,20年来销售收入平均增速34%,利润总额平均增速75%。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中天储能科技公司依靠创新,2015年销售收入增长951.6%。扬州市创新为要,建成科技产业综合体22个、面积30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00家,全市人才总量突破70万人。牧羊集团以创新实现五次跨越发展,形成了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等企业创新体系。

  创新是三市经济加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许昌下辖的长葛市,企业专利申请量和转化率连续9年居全省县(市)第一。森源集团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从一家4个人的民营小厂,实现了从隔离开关到光伏发电,从低端农用三轮车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转型,发展成拥有专利610项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扬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2224亿元增至2015年的4032.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0年的174家增至640家;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长56%。特别是牧羊集团公司,研发人数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研发经费占主业销售收入的4%以上。对比来看,201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5.2%,比许昌、南通、扬州分别低38.2、39.8、38.3个百分点。

  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经济要想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激发创新的活力、建立创新的机制、不断推出创新的成果。2015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经济发展是基础,创新则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5年,许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量居全省第一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创新不足: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短板所在

  焦作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作为科技创新的沃土,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但我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城市水平,尤其是多年来一直还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

  目前,全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9家,我市还没有;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年来平均增长9.9%,居全省第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数量近年平均增长13.5%,落后于许昌、郑州、洛阳,比排名第一的许昌低10.2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近年平均增长9.1%,仅为洛阳的二分之一。如果焦作的企业不能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更优,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

  2015年,扬州、南通的财政科技投入分别是我市的5.4倍和6倍,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是我市的11倍和14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是我市的8倍和12.4倍。扬州和南通都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市没有。扬州和南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分别是我市的3.1倍和6.8倍。许昌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68个,去年专利申请、授权总量是我市的2.6倍、1.8倍,连续7年居全省第三位。长葛市对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不是奖资金、奖车辆,而是奖励企业老总到清华、北大深造。我市党政考察团参观的企业,研发投入均在5%以上,而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平均数仅1.35%,高的不过3%。

  我市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平台、专利申请量等硬实力方面的短板,究其原因,其实是科技投入不多、招才引智力度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创新驱动:实现焦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支持创新就是支持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

  无论是发展动力的转换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创新。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是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是焦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路径。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加强科技招商和招才引智,聚集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开展科技研发、科技合作,努力打造更多建设创新焦作的大型科技孵化器。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和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借智借脑借力,依托科技大市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项目、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加大创新资金投入。积极研究探索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机制措施,用好科技专项经费,依托科技支行等融资平台,实施好科技创新券、贷款贴息等制度,研究制定新业态培育、先进制造业培育等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撬动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学习借鉴许昌、南通和扬州三市企业的创新经验,推广多氟多公司的创新模式,引导全市企业自觉在转型升级中走创新发展之路。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近一年来,我市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28条意见、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15项举措、加快金融业发展系列政策等,解决或正在解决一系列体制机制性障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体制机制存在“蹩马腿”的问题,必须拿出真招实招,抓紧加以解决。重点构建“区域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发展”的财政分配机制,健全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