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描绘了美好发展蓝图,我市下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当前,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敢于担当,善于执行,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
一、提升执行力,要解决认知问题
执行力,最先提出是在企业界,是针对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的,它涉及“经营理念”“可行性”“员工习惯”“游戏规则”等。2002年畅销全球的《执行》一书,掀起企业运营管理的一场革命。其作者CEO拉里曾说,执行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因为人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一种新的实践习惯,只能通过实践来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说,与传统的认识不同,良好的执行是需要领导者亲力亲为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对企业具体运行的细枝末节的关心。企业运行最为关键的三要素是“战略、人员、运营”,每个环节都需要以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
目前,执行力的理念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总的看,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党的基层执行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关包括党和政府的各级机关的执行力;二是机关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其核心内容是机关及机关工作人员把工作的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是贯彻具体决策、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基层执行力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执政能力是抽象的,是就全党而言、宏观而言;执行力是具体的,是执政能力的具体化。只有不断提升党的基层执行力,才能把党的执政能力落到实处。
加强执行力建设,离不开对目前存在问题的研究和解析。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问题研究。无论哪一项工作,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推进,实现深化和发展。发现问题是工作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工作的归宿。问题在实践中发现,办法在实践中寻找。
目前,执行力不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习惯于用开会、发文件的办法抓工作,似乎会议一开,工作就落实了,把开会、发文件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有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担当、不作为、不会为;有的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只会机械地照搬,缺乏创新。有的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深层次的,最根本的有四条,一是工作标准缺失,二是运行规则模糊,三是激励机制失衡,四是干部素质不齐。
执行力是具体的,决不能把它抽象化。我们制定的战略、设计的目标、提出的要求、发出的号召,要形象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让大家能参与、能分享。当年毛主席将红军的作风界定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俗易懂,连不认识字的人也能很快记忆。提升执行力,体现的是一种完善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
二、提升执行力,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理念引导。机关和企业一样,都需要经过长期实践,培养、形成一系列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精神和理念。借鉴“客户永远是对的”等企业文化理念,可以在党政机关提出“百姓是天”“群众利益无小事”“法无许可不可为”“机关是人民的机关,是为基层服务的、为群众服务的”“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等一些生动、形象、贴近实际的新思想、新观点。要把这些理念体现和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形成广大干部的习惯。要抓工作带作风,件件落实,事事见效,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深入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广泛开展提升执行力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让新的理念成为广大干部的共识,成为自觉行动。
二是领导示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要做教练式领导,干部要做专家型干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领导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的“龙头”,科室和干部是龙身。龙头不动,龙身难动。领导特别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一动动全身。领导示范,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执行力就强。
三是流程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就没有对错,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辨清是好是坏。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工作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重新认识和界定行政系统职能,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一流服务和为发展创造一流环境上来,尽可能做到每项工作都要有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程式化运转,进行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打造高效、廉洁、务实、诚信、法治、责任的政府和政府机关。
四是机制激励。提升执行力,要靠制度。要建立一套奖惩制度和办法,奖励先进,惩处落后。我市在集中治理“污染围城”过程中,明察暗访、公开曝光、表彰先进,这些举措在社会上和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工作干得好,就表彰;干得不好,就曝光。如果奖罚不明,就会有人耍嘴皮子、拉关系,搞投机钻营,不学习、不干事。当然,实施激励的方式、方法是多方面的,如口头表扬、评优评先、物质奖励、提干晋级、创造工作条件等。要激励大家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干事创业,不断创造工作品牌和亮点。
五是民意检验。检验的最好办法是加强监督,通过科学设定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不断完善考评激励的程序、标准、办法,加强党内监督和党的机关及机关干部监督。机关是面向广大群众,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所以还必须不断强化舆论监督,积极推进和完善政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公众的参与度,自觉搞好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的关键是提高行政效能,提高行政效能的核心是提升执行力。只要执行力提升,群众就会满意。
三、提升执行力,要落实到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上来
今后五年,是我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改革创新的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我们必须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跳出焦作看焦作,把焦作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全球视野中来审视、来考量,明辨大势、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此,市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牢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筑牢工业强市根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力争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这是市委对我市下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明确目标,强化执行,把各自的工作任务落实到研究焦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落实到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上来。
必须重视从研究问题入手,重视从“四个焦作”建设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载体和办法,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必须提高个人执行力,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做到日、周、月、季、年的日常工作心中有数,有序开展,成为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必须加强团队执行力建设,一个公司是一个团队,一个机关、一个科室也是一个团队。团队除了要拥有高素质的队员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凝聚力、向心力,有高昂的士气和协作精神。一盘散沙,肯定一事无成。所以,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和作风,昂扬向上、团结协作、健康发展,共同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作者系市社科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