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近日,市商务局副局长付小文带领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赴扬州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重点了解了扬州开放招商、对外贸易、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实地考察了智谷科技、扬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新贸通电子商务集团、汇银乐虎网、邗江工业园区、城市规划馆等企业(集团)。那么,开放的扬州有哪些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市借鉴?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扬州市深入实施开放招商国际化和内贸流通现代化两大战略,突出高水平双向开放,突出外贸新动能培育,突出载体功能提升,突出商贸流通现代化,推动全市商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在开放招商方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政策措施。该市出台了针对世界500强的“530”招商计划、全省首个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意见、全省首个园区个性化考核办法,以及加快传统商贸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等近20项政策措施。二是建立稳增长机制。该市建立实施外资外贸通报、督查服务、约谈、考核、激励五项机制。市政府每月召开全市外资外贸督查推进会,对指标完成落后的地区进行约谈。三是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改革。对外资审批实行“一表式受理、清单化审批、备案化管理”。口岸通关实行“一次申报,联合审批”,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该市引进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38家,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在对外贸易方面,以贸易促进为重点,着力推进外贸稳增长。该市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多轮外贸稳增长实施意见,通过通关改革、金融支持、降低收费、加快退税等措施全方位促进外贸稳增长。该市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逐个逐次地解决订单、通关、退税等问题。为培育外贸新动能,该市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该市依托第三方服务平台建立的江苏新贸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被江苏省政府确立为省级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扬州综合保税区被江苏省政府确立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扬州市对外贸易成为2015年江苏省唯一出口、进口、进出口正增长的地市。
在现代服务产业方面,该市以促进消费为核心,着力推进商贸流通转型升级。该市强化基础工作,明确了“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为创新流通方式,该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商贸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电商示范创建以及电商进农村、进社区等“五进”工程,电子商务、特色综合体等商业新兴业态蓬勃发展。2015年,该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20亿元,同比增长40%。该市大力争取示范试点,先后被国务院确立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三把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
跳出焦作看焦作,对标先进找差距。考察归来,市商务局提出“九学”扬州,一要学习扬州“发展为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好做法,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渠道,把服务好企业当作机关工作的出发点;二要学习扬州“着力招大引强”的好做法,在招商引资中突出“大”和“强”;三要学习扬州靠运作招来客商投资,靠执行力提升招商实效;四要学习扬州“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好做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五要学习扬州“以核心企业辐射配套企业带动园区成就千亿元产业”的好做法,依靠核心企业产品强力辐射、扩张发展;六要学习扬州“将核心产品做到极致”的好做法,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七要学习扬州“志存高远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好做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市场,用战略眼光瞄准世界领先和行业领先;八要学习扬州“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商机”的好做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九要学习扬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并购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好做法,迅速做大做强企业。
当前,新一届市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认真研究焦作实际,明确提出“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打造中原名珠,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付小文认为,商务工作在全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外开放、推进合作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理应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理应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商务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深刻认识对外开放在建设“四个焦作”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树牢“小事大干、大事细干、难事巧干”的理念,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全力实现商务服务的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要对标先进找差距,“咬”定项目促发展,推动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消费需求增长,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协调发展,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