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城际大巴速度太慢,坐城际列车车次太少,如今,仍有许多人习惯选择拼车作为自己的城际出行方式。然而近几年,城际拼车爆出了司机无备案、保险无理赔、拼车速度慢、监管存漏洞等一系列问题,让许多想选择城际拼车的乘客望而却步。针对目前拼车市场的现状,我市一支年轻的软件制作开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叫作“e拼车”的APP软件,使乘客选择城际拼车更为安全便捷。
11月2日,记者来到华融国际大厦27楼,见到了这款“e拼车”软件的开发者——焦作名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立超。谈起开发城际拼车软件的初衷,贾立超说这缘于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拼车经历。“有一次去郑州,打电话叫拼车,拼车司机要求必须坐够4名乘客才出发,由于当时车上只有我和另一名乘客,还需要两名乘客才发车,所以司机一直在市区里打转,等候其他乘客,等车上坐满了4名乘客出发时,已经耽误了两三个小时。”贾立超说。
贾立超很快发现,城际拼车速度之所以慢的原因是由于拼车信息不匹配。“焦作有许多城际拼车车队,每一个车队都有调度,乘客打电话给调度,调度会把乘客资源介绍给自己的车队司机,由于车队多,司机资源分散,造成的结果就是司机接单较慢,从而使乘客的出行速度也相对变慢。”贾立超说,这让他决定开发出一款整合整个拼车市场资源、订单可以智能匹配的拼车软件,使司机接单更快,乘客出行更便捷。
贾立超和团队经过数月制作,开发出了“e拼车”APP软件,它可以实现叫车订单智能匹配,司机实时定位。乘客在“e拼车”下订单后,软件会自动把订单优先匹配到最近、最快出发的车辆,使司机能够更快接单,从而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在开发拼车软件的过程中,贾立超和团队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在软件收费模式上,当初我们设想可以学打车软件一样,做线上支付,后来发现这对城际拼车来说不现实,因为线上支付有到账期,一个星期才能提现,这对城际拼车司机来讲,他们每天都需要提前支付高速路费和油费,资金周转过长。”贾立超说,为此,他们独创蹊径,采取自由议价模式,即乘客上车后,和拼车司机自由议价,他们只在软件上收取司机每单2元的交易费用。
据贾立超介绍,之前焦作职业拼车车辆有1000多辆,由于郑焦铁路的开通,目前专业拼车车辆有近400辆,他们已签约拼车车辆近300辆。为了规范整个拼车市场,每一位签约的城际拼车司机都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行车证、保险单等证件在“e拼车”APP软件上备案,确保司机的驾驶资质。同时,贾立超和团队也正在积极与保险公司进行对接,今后通过“e拼车”APP软件下订单的乘客,可以享受到保险理赔业务。
尽管“e拼车”具有订单智能匹配、一键叫车等诸多优势,但面向社会推广却并不理想。贾立超认为,一方面由于乘客对于一些没有名气的APP软件存在戒备心理,不愿意下载;另一方面,由于焦作城际拼车市场形成时间较长,许多乘客都习惯电话叫车,对于新的叫车方式不习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比如每一位通过‘e拼车’下订单的乘客,上车后都可以免费领取一瓶矿泉水;为了培养用户习惯,我们还打算给予乘客现金红包补贴,让更多的人慢慢习惯新的城际出行方式。”贾立超说。